| | |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5
时评;国内;广告

最高法通报5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典型案例

坚持依法严惩严重涉医犯罪


    周渊

    ■在诊疗人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去年医疗纠纷及涉医违法犯罪呈进一步下降之势,全国医疗纠纷数量较2015年下降6.7%,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下降7.5%,涉医违法犯罪案件下降14.1%。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

    本报北京2月23日专电 (驻京记者周渊) 今天上午,最高法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涉医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相关情况。同时通报5起涉医犯罪典型案例,涵盖暴力杀害、伤害医务人员,报复医务人员亲属,在医疗机构停尸设灵堂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犯罪。最高法明确,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对暴力杀医、伤医等严重涉医犯罪依法从严惩处。

    在诊疗人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去年医疗纠纷及涉医违法犯罪呈进一步下降之势。最高法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马岩介绍,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数量较2015年下降6.7%,人民法院受理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下降7.5%,涉医违法犯罪案件下降14.1%。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渠道。

    符合条件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有案必立”

    马岩表示,法院依法严惩无端猜疑、蓄意报复、采取暴力手段故意杀害、伤害医务人员的犯罪;依法严惩报复医务人员亲属的犯罪;依法严惩在医疗机构违规停尸、私设灵堂、悬挂横幅、堵塞大门等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严重影响广大患者就诊权益的犯罪。

    记者注意到,在这5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分别被认定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及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死刑、死缓等。

    “在依法惩处涉医犯罪的同时,人民法院切实做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工作。”马岩说,对诉至人民法院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凡符合立案条件的,坚持“有案必立”;积极开展诉讼调解,引导当事双方理性解决纠纷;对调解不成的,及时依法判决,防止矛盾激化升级,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

    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有关司法解释正在起草

    据介绍,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其中调解结案6489件、撤诉3572件。马岩在会上透露,最高法正起草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有关司法解释,将对此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确保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表示,近年来,最高法多次通报涉医犯罪典型案例,指导各地快审、快判;最高检将暴力伤医列为重大敏感案件,指导各地及时批捕、起诉;公安部指导各地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快速侦查、快速破案。各部门通力合作下,全国医疗纠纷和涉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显减少,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全国有7万余家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为处理、化解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郭燕红表示,第三方人民调解成为解决医疗纠纷主渠道。下一步,将持续提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覆盖率和调解水平,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县级医院全覆盖。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监督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