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年消灭病毒性肝炎,简称“2030目标”,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一号课题”。世卫组织强调,亚太尤其是中国是推进这一全球行动计划的重要参与者。
围绕“2030目标”,中国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实现这一目标,难点与挑战又在哪里? 昨天,记者专访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肝病项目负责人马克·巴特莱。
记者:达成“2030目标”,中国有什么成功经验贡献给世界?
巴特莱:我认为最大的经验是乙肝疫苗接种工程。婴儿出生后第一针
的乙肝疫苗在中国的覆盖率高达90%,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在西非等地,这个比例还很低。通过这“出生后第一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成功率高达90%,余下10%没有成功阻断的病例,是那些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她们可通过孕期服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中国的经验值得推广。我们也希望中国在肝病防治的其他领域继续为全球作出表率,贡献经验。
记者:您强调抗击肝病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需要多方参与,各方当如何作为?
巴特莱:以药物可及性为例,如何让患者获取药品,我们可以呼吁政
府加快药品审批流程,将肝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等,这意味着患者将“用得到药、用得起药”,这其中很多工作不是医生的专长。此外,推广科研新成果和新技术,需要基金会、学术团队、公益组织的共同参与,这就是“多方协作”的力量。
记者:全球抗击肝病的挑战在哪
里?
巴特莱:最大难点是推广检测指南。这次会议我们发布了2017世卫组织肝炎检测指南,希望通过指南的推广,检测出更多潜在感染者。要抗击肝病,首先得发现感染者,而现状是大量感染者并不知晓自己是感染者。第二个难点是进一步消除对肝病患者的歧视。第三是治疗问题。目前治疗还存在不规范,世卫组织有治疗指南,且定期更新。这里涉及到医生的再教育、消除区域差异、患者教育与科普等。“消灭肝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美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