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7
天下

茫茫戈壁跑来汗血马

———对话新疆农大马产业研究院院长姚新奎


    汗血马是热血马但并不“汗血”

    文汇报:您是马业专家,请介绍一下“汗血宝马”为什么特别珍贵?

    姚新奎(中国马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马驴驼专业委员):“汗血宝马”这个词,其实在英文里很少见到。汗血马的学名是阿哈尔捷金马,它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其为人类所驯养的历史达3000多年。它常年生活于比较偏僻的沙漠戈壁干旱地区,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绝等影响,受外来马的血缘影响很小,遗传很稳定。从马的神经类型来划分,阿哈尔捷金马和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都属于神经类型比较活跃的热血马,主要用于骑乘。而主要用于拉车的大挽马则是冷血马,虽不善奔跑,但力气大。热血马和冷血马杂交的后代为温血马,现在主要用于马术表演和竞技。

    阿哈尔捷金马在土库曼斯坦的地位如同我国的大熊猫,深受国民喜爱,被视为国宝,列入国家资源保护白皮书。该国政府仅将阿哈尔捷金马作为国礼送给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是“外交使者”。

    文汇报:汗血宝马真的会流出“血一样红色的汗液”吗?昭苏马场现有8匹引进的汗血宝马,但饲养汗血宝马多年的饲养员叶尔哈那提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看到过马运动后“汗血”。

    姚新奎:“汗血宝马”的名称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汗血宝马会出“汗血”,这其实是一种误传。我估计误传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汗血马群在草原上万马奔腾时,尤其是金色和枣红色的汗血马,在夕阳等特殊光线的照射下,会给人一种“金红色”的视觉感,视觉冲击力确实十分震撼;第二种是,马会感染一种叫“副丝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会寄生在马的皮下结缔组织中形成结节(疙瘩),当马激烈运动时,结节破裂,带有红色的组织液会透过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皮肤毛孔渗出。在马的皮薄、毛细而疏时,看上去如同红色的汗液;若是皮厚、毛粗而密的马,人就很难看到渗出的组织液。由于阿哈尔捷金马皮薄、毛细而疏,一旦感染“副丝虫”,当马激烈运动后,人就很容易看到所谓的“汗血”现象。要知道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兽医学水平是很难科学地解释这种现象的。

    良驹千乘怎么“一眼认出”汗血马?

    文汇报:与其它的马相比,汗血马有哪些重要特征?

    姚新奎:由于汗血马是在干旱缺水的戈壁沙漠地区培育而成,因此它特别耐干旱,而通常马是需要大量饮水的动物,最怕缺水的环境,因此耐旱这一特性对马匹非常重要。在1935年夏季,32个土库曼斯坦骑手骑乘阿哈尔捷金马从土库曼首府阿什哈巴德前往莫斯科,在长达4300公里的84天行程中,历经炎热干旱的恶劣气候及差异悬殊的地理环境,其中约有1000公里是在荒无人烟水草的沙漠戈壁地带骑行,但这些马匹全部抵达了莫斯科,足以充分体现汗血马优异的吃苦耐劳、抗旱持久的特性,这恐怕是别的马难以完成的壮举。汗血马作为乘用马,它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有数据记载,汗血马在草原上奔跑1公里仅需1分6秒。将它作为军马,无疑可以大大提高骑兵部队的机动性能,这在冷兵器时代,有时甚至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从外观上看,汗血马也有着不同于其他马种的特点。首先,汗血马身材高大,公马的肩高为1.55米至1.6米,母马较公马稍矮3至5厘米,而西域地区别的马种一般肩高在1.5米至1.55米之间。汗血马的体型饱满优美,头型为“半兔头”,就是头部眼睛部位稍突起,徐悲鸿的“奔马图”画的就是汗血马的这一显著特征。其次是“鹤颈”,汗血马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头颈前伸,曲线流畅,十分威武隽秀,它的躯干非常紧凑,胸略窄,四肢修长,外形俊美,清秀飘逸,有“马中模特”之美誉。

    文汇报:有人说,凡是4个蹄子都是白色的马,都是汗血马。四蹄皆白,是汗血马的品种区别性标志吗?

    姚新奎:马的四蹄皆白,我们称之谓“四蹄踏雪”,但“四蹄踏雪”并非马的品种的区别性标志。我们中国人比较喜欢“四蹄踏雪”的马,而土库曼斯坦的养马人则喜欢马的3个蹄子是白的。当然,“四蹄踏雪”中有汗血马,但不是“四蹄踏雪”的都是汗血马。汗血马的马蹄至球节之间的系部较长而斜,韧带比较发达,这也是它的一个特征,有利于马的奔跑。

    繁育不易更反对不爱马的人“炒”马

    文汇报:汗血马在世界上的种群数量如何?既然它是土库曼斯坦的国宝,土库曼斯坦是不是培育了大批汗血马?

    姚新奎:据我所知,土库曼斯坦注册的纯种汗血马,也只有两千多匹,因为汗血马的培育控制很严格、繁育并不容易。汗血马的寿命在25-30年之间,一匹母马一岁多性发育成熟,公马的性成熟要略晚于母马,为一岁半到2岁。但母马的体成熟(如同人类的适婚年龄)在3岁半到4岁,公马为4岁半到5岁,这时才开始配种。公马到7-8岁间进入繁殖旺季,繁殖旺盛的状态可持续到11-12岁,15岁后公马的繁育能力下降。当然马的个体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公马20岁后仍可配种。母马一般15岁后不再怀胎生育,一匹母马一生繁育后代通常在10-11个之间。

    文汇报:汗血马繁育周期是怎样的?姚新奎:经过几千年的生物进化,汗血马与其他品种马一样,形成了有利于其自身种群保存的繁衍后代的规律。公马性成熟后是常年发情动物,一年四季都可交配;而母马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发情期为每年的3-8月。只有在发情期内,母马才接受公马的交配,一过发情期,母马绝不接受公马的配种。母马的排卵周期为21天,如果3月份的第一个排卵周期内母马没有怀孕,到下一个周期会继续排卵。但只要母马一怀孕,就不再排卵,并拒绝与任何公马再行交配。母马的这一特征,有利于其后代的发育生长和遗传的纯正。母马的怀孕周期一般为11个月又10天,每次怀孕单胎,双胎的概率为万分之一。但双胎对自然生产的母马十分危险。如果母马5月怀孕,次年4月生下小马驹,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水草丰沛,母马可以充足的乳汁哺育小马;马驹6个月后断奶,时值秋季,这时马驹已经度过婴幼期,相当于人的二三岁,能逐步适应冬季严寒的考验。

    文汇报:引进和繁育汗血马的意义何在?

    姚新奎:汗血马品种优良纯正,引进汗血马可以改良我们现有马的品种,对马产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说,也为我们增加了一种独特的生物物种资源,有利于汗血马的种群保存。汗血马在中华文化传承中还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汉民族还是西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有着爱马、尤其是爱良马的传统。

    文汇报:汗血马广受国人尊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也能饲养汗血马,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姚新奎:我不希望大家都来养汗血马。首先是汗血马有着严格的饲养要求,不是人人都可以养的,更反对不爱马人的养马,尤其反对那种把养汗血马作为一种投资炒作谋取暴利的行为。再说汗血马身价不菲,一匹汗血马多则上千万元。其饲养成本也很高,要想在短期内通过炒马获利也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马是有情感、有灵性的动物,是人类的兄弟,我觉得那种养马逐利的想法本身就是对汗血马的亵渎。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