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3
城事

不少市民遭遇打车难打车贵


    本报讯 (记者张晓鸣 徐晶卉)“平时打车费只要27元,现在花了151元才到家。”市民张先生昨天向市消保委投诉。最近,抱怨打车难、打车贵的声音在朋友圈流传,很多春节前急着办事的市民通过滴滴平台打车遭遇了加价。

    张先生介绍,1月13日23时15分,他准备从人民广场扬招打车到大华一村。他发现路上很多出租车顶灯都显示空车,但司机都不肯停下来。过了半个多小时,张先生意识到这可能是出租车司机故意不接扬招,而是等着乘客在滴滴平台上加价。无奈之下,张先生只能在滴滴上加价叫出租车,他从10元开始加一直加到100元,又等了半小时才有人接单,最后各种费用加在一起,花了151元才到家。

    对此,滴滴方面称,滴滴只是用户和出租车之间的撮合关系,不存在故意不接单的行为。不管是出租车的呼叫还是专车的呼叫,滴滴平台从计价机制和价格浮动算法上都没有改变。因为春节前用车量大,设置调度费用是为了加大司机抢单的积极性,使乘客更容易打上车。

    在交通专家徐康明看来,打车难需要区分是打专车难还是打出租车难,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此外,打车难并不是指某一个很小的时间段,或者某一个区域的打车困难局面。他说,出租车业态的特性决定,很容易产生某一时间段某一区域的供需不匹配。要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出租车的里程和时间利用率都出现极高的数值,才可以系统地认定城市出现了打车难。从目前网上流传的各地情况来看,还没有达到科学判定打车难的条件。

    徐康明表示,一座城市的出租车需求有淡季、旺季,春节期间,出租车价格可以浮动,毕竟从业人员放弃休息,从劳动法来说工资也是翻倍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在施行出租车市场调价的前提一定是对预约类服务,而不是对即时叫车类服务,这也是从保护消费者权益角度考虑。如果在某一时段确实有浮动需要,那么预约类服务体现浮动,就会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如果觉得太贵,消费者有时间选择其他方式出行。”但是价格浮动出现在即时叫车上,乘客可选余地不足,乘客只能被动接受价格变动。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