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24日 星期二
9
文艺百家

爱情的卫道士,时尚教父的另一面

设计师汤姆·福特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变相的忠贞宣言


下图为 《夜行动物》 剧照

    陈惊雷

    把汤姆·福特的新片《夜行动物》类比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解读成“残酷写实的枕边梦魇”,这位设计师导演一定是不会赞同的。他简直是这个时代的纯情卫道士,一次又一次用电影宣扬从一而终的“美德”。

    汤姆·福特从来就不是一名叫人省心的改编者。

    他上一部作品《单身男子》改编自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的同名小说,第二部《夜行动物》改编自奥斯汀·莱特的《托尼和苏珊》,两部电影的剧本都是他亲自执笔的。

    2011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汤姆·福特读了小说《托尼和苏珊》,当时就想象把部分情节转移到一家画廊。三年后,他用六个星期完成剧本,把《托尼和苏珊》中女主角的身份从文学教授改为画廊老板,一个聪明的符号化修改。汤姆·福特给了“画廊老板”苏珊空荡的豪宅,夜深时的寂静,配合惊悚小说氛围,她画着精致的、充满攻击性的妆容,卸妆时又无比憔悴;喜欢夸张的、近似武器的饰品,办公室挂着“复仇”字样的装饰画……画面上都是“中产阶级有钱人生活多可悲”的论调。这是汤姆·福特熟悉的、可以大展拳脚的世界。

    《托尼和苏珊》创作于1993年,有的译本干脆拿汤姆·福特的电影当噱头,译成《夜行动物》了事,《夜行动物》原是“书中书”的名字,这么一改有反客为主、猛兽反噬的意味。多快好省的影评把《夜行动物》和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进行类比———“最残酷写实的枕边梦魇”,这样解读,汤姆·福特一定是不会赞同的,他在访谈中说过:“我最想表达的是当你找到了人生中最值得信任的人,一定要紧紧抓住他们。”非把小说的阴暗调子搞得正能量敞亮。

    电影始于画廊老板苏珊意外收到前夫爱德华的小说手稿,上附留言,希望她能给自己一些意见,并表示,小说灵感来自于苏珊。小说名《夜行动物》,讲述了一家三口在公路夜行,丈夫托尼受伤,妻女被奸杀。托尼和警察追查到凶手,在法律无法惩罚对方的情况下,亲自完成复仇。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苏珊想起了自己和爱德华的恋爱婚姻史,其中包含了自己的背叛。那么爱德华为什么要在离婚多年之后,奉上一部嗜血暴烈的复仇小说呢?

    用小说复仇?只有小说家会想出如此软弱的攻击手段。偏偏书稿激起苏珊强烈的不安。被背叛的前夫说,角色源于苏珊,如果简单把苏珊代入小说中的妻子一角,她惨遭歹徒奸杀的情节是小说家的报复,这样的理解未免粗暴简陋,等于低级咒骂。

    汤姆·福德在演员选择上有心思,他没让女主角艾米·亚当斯同时扮演小说中妻子一角,却让杰克·吉伦哈尔分饰苏珊的前夫爱德华和小说中的丈夫托尼———苏珊在阅读小说,她将托尼想像成爱德华的模样,这说得通。爱德华和托尼有性格上的共同点,苏珊瞧不起爱德华,觉得他无用、懦弱、胆小,托尼也是,在歹徒带走妻女的时候他都没做太多反抗。

    到此,小说和电影的发展基本相同。之后,汤姆·福特进行了重要的删改,事关托尼对“复仇”这件事的态度。电影中,他是被逼入绝境的丈夫,以牙还牙,寻找自尊,完成自我救赎。汤姆·福特自己的解读可作证:“托尼最后变成了最强大的人,他始终坚持不懈。”小说的意味要复杂得多,在漫长的缉凶过程中,托尼逐渐对“复仇”倦怠。在事件发生近一年之后,他开始走出阴影,在有夫之妇和女学生之间做着为难的欲望选择。妻女尽失的惨剧在托尼心中沦为“一堂为人处世的教训”。这时的托尼逐渐挣脱了爱德华的镜像,更像在影射背叛了婚姻和爱情的苏珊。

    汤姆·福特对爱情是充满期望的,他宣称:忠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这强大的罗曼蒂克想法在他改编《单身男子》时已呈现。他承认这部电影处女作“近乎自传”。电影对原著最大的修改是加入“自杀”的戏份:乔治痛失爱人吉姆,生无所恋,打算自杀。小说中,乔治确实痛失所爱,但没有要死要活,他继续感受生活中各种勾引,并认为,“找到另一个吉姆的时候就是现在。现在他必须去爱。现在他必须活下去。”

    此处有必要提电影之外的罗曼史。《单身男子》原著作者克里斯多福·艾什伍德在创作《单身男子》时正和伴侣闹分手,因这本书,对方重回他身边,陪他终老,两人相差30岁,被称为“好莱坞伟大的忘年恋”。至于汤姆·福特,他在电影结尾写上:献给理查德·巴克利,巴克利是他的爱人,大他13岁,两人相守超过30年。汤姆·福特曾在某次采访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他向往稳定的伴侣关系,他25岁第一眼见到爱人,便决定和他一辈子。

    所以,汤姆·福特给了电影《单身男子》怎样的结局呢? 老乔治遇到嫩学生肯尼,肯尼对他百般挑逗,温情照料,两人下海夜游令乔治返老还童,不想死了,人世间的肉身温暖终将消解记忆中的灵魂寄托。这时旧爱来勾魂,这个结尾让我觉得异常恐怖,仿佛汤姆·福特用电影发毒誓:若我胆敢忘了你爱上别人,你尽管来索命。

    在《托尼和苏珊》里,爱德华的那本《夜行动物》结尾同样令人胆寒:托尼原本打算忘掉复仇,不过是硬着头皮被警察逼着一同缉凶,最终为歹徒所伤,奄奄一息,恍惚中,看到妻子在水中望着他说:“快下来吧,我们一直在等你。”是惨死的厉鬼对负心人索命。

    汤姆·福特绝不愿表现出对爱情的怀疑论调,他回避了托尼(《夜行动物》)另觅新人,加强了乔治(《单身男子》)对旧爱忠诚,以至于看似相同的结尾拥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是时候看一下电影 《夜行动物》的结尾,主动提出见面的爱德华爽约了,让苏珊准备好的满肚子话无处可说。这是爱德华要的复仇吗,有后续吗? 电影没交代。那让小说告诉你,苏珊没有放弃,决心“迎战”,她简短写了一句:“想知道的意见,写信给我吧。”相较电影的开放式结尾,小说真正做到了欲望不死,挑逗不止。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