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5
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让“老赖”无处遁形


    核心观点

    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建设法治社会,应尽量避免“赢了一张纸,讨债一辈子”的情况发生。如此,上海的“法治进行时”才会一路高歌猛进,为上海的“四个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陈东

    执行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

    法院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过去一年,上海各级法院以破解执行难为突破口,执行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市人大常委会将上海法院执行工作列为2016年对法院工作的专项监督。在监督中有六个结合:一是集中调研与区级联动结合,二是法院系统内外结合,三是集中调研与落实代表建议结合,四是集中调研与立法调研结合,五是集中调研与涉执行信访结合,六是集中调研与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结合。我们感到只有切实解决执行难,确保生效裁判文书得到强有力执行,案件当事人才能真正有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司法公信力才能有效提升。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本市各级法院高度重视执行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数据法院、智慧法院”为契机,建立了执行大数据平台,执行网络查控机制也得到了逐步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查控系统需要健全;二是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需要强化;三是从业人员录入应用不及时不熟悉;四是查询沟通渠道不够畅通,影响了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评价;五是最重要的,举全市之力协调联动的力度不够。

    什么是可执行资产?什么属于不可执行资产?哪些行为是转移藏匿资产?何谓异地执行标准? 当事人未必明了,但一定会有诉求和争议。在市第一中级法院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起金融诈骗案,涉及数百名受害当事人。10余名执行法官为了排摸被执行人资产,历时6年追寻了5000余处疑似和确认的被执行人行踪。可谓是:为了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吃过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此案尚未结束,典型意义突显。

    避免“赢了一张纸,讨债一辈子”的情况发生

    法治精神是需要大家联手体现的。在当代法治和现代文明的建设进程中,上海始终挺立在前沿阵地上。从农耕社会熟人经济脱胎而来的陌生人经济社会,诚信的契约精神,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老上海人的那种“一句闲话”,驷马难追掷地有声。就像当年袖子里讲价钱,股市里比手势。往事并不如烟,世上几多风雨。离开了遵守契约就是认同生死合同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无从谈起。执行难、执行难,全民守法就不难;执行难、执行难,大家联手就不难。

    因此,就互联网时代推进法院执行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构建完整的“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动”机制,使失信的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二,切实加强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全面推进网上办案、网上公开、网上监督,实现对执行案件立体化节点的监控,以信息化倒逼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三,积极推广以网络司法拍卖方式处置被执行财产,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串通压价沆瀣一气等不良不法现象,实现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四,教育引导全市法院执行人员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能尽快从“冷兵器”时期的线下操作老手转变为“热武器”时期的线上熟手。充分发挥全市推行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作用,防止重建设轻应用,确保信息化成果得到充分应用。

    政府有关部门如住建、公安、金融监管、出入境管理的协调联动非常重要。加强拓展网络查控范围,不断完善网络冻结、扣划功能,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的处置和联合惩戒力度,依法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着力将被执行财产“一网打尽”,使失信的“老赖”无处遁形———不能乘飞机、坐高铁、开豪车、住宾馆、签合同、谈生意、搞贷款……共同编织恢恢法网,让失信人时时惶惶。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进程中,建设法治社会,应尽量避免“赢了一张纸,讨债一辈子”的情况发生。如此,上海的“法治进行时”才会一路高歌猛进,为上海的“四个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