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
4
专版

让生态海洋成为上海“靓丽名片”

沪上首个以保护性为目的的国家级海洋公园落地金山


鹦鹉洲湿地公园

    近日,在金山城市沙滩西侧,一座兼具生态修复和休闲观光功能的鹦鹉洲湿地公园正在加紧施工,最快将于下周建成并正式验收。荒野滩涂变身湿地公园,届时鹦鹉洲不仅将成为金山国家海洋公园的组成部分,也将成为申城滨海岸线旅游的一大亮点,市民可在这里欣赏到蓝天碧海、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世外桃源般景象。

    驱车至城市沙滩海堤外侧,在金涛路与大堤路凹湾处,便是鹦鹉洲湿地公园所在地。

    鹦鹉洲范围不小。站在大堤路的入口处,沿着左侧高高的防洪堤坝往前看,竟一眼望不到尽头。“这里东起金涛路,西至卫二路,北到大堤路,南面临着杭州湾,总面积约23.2万平方米,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步行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在金山新城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韩鑫雷的带领下,我们一边走一边看。

    走在铺设好的部分观光道上,只见道路两旁镶有海洋生物造型的砖雕。由于正值冬日,天气寒冷,两旁的各类树木显得有些萧瑟。这些树木和草坪都新栽植不久,并非处在最佳生长期。韩鑫雷告诉我们,除了水面和地面建筑外,鹦鹉洲内按照“无裸土”的要求进行了植被全覆盖,引进了香樟、东方杉、落雨杉、湿地松等十几种树种。“等到6月,这里的花草树木将呈现出勃勃生机。”

    鹦鹉洲建成后,对上海市民来说,是一处可以亲近湿地的滨海休闲观光及科普教学好去处。例如,在湿地净化展示区,有一处圆形大草坪,可供人们在此开展烧烤、露营、休憩等活动。在大草坪旁边,还有三处圆形单体温室玻璃阳光房,将用以开展各类科普研究活动,如培育各类动植物等。

    湿地内三块区域并不会全部对游客开放。其中,盐沼湿地恢复区和自然湿地引鸟区将作为生态科研实验区,专业人员将在此探索动植物的多样性、水生植物的繁殖以及还原原生态自然风貌,侧重生态科研研究。

    事实上,鹦鹉洲湿地建设还是金山打造国家海洋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金山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要加快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加大沿海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开展近岸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与修复工程,提升海洋生态环境。金山的国家海洋公园不是简单的海洋主题公园的概念,而是一片包含鹦鹉洲等特殊海洋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独特地质地貌景观及其周边海域划定的区域,旨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景观,进而发挥其生态功能。       (冯李华 熊雪寒)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