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场高潮不断的 《蓝人秀》 后,又一部糅合音乐、肢体、特效等多种表演方式的现场秀来到上海。元旦当天,由俄罗斯著名小丑大师斯拉法·波鲁林带来的全球知名现场秀 《下雪啦》 在上海保利大剧院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将新年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斯拉法·波鲁林是俄罗斯最具传奇色彩的小丑大师,在4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他创造的具有悲剧性、超自然的小丑形象几乎拿全了欧洲所有小丑表演奖。“小丑有一种独立的世界观,是有着和正常人完全不同的感知世界能力的一群人,从这个角度说,不停地给生活创造快乐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一旦你开始了,就永远停不下来了。”斯拉法如是说。
同样是互动性极强的现场秀,《下雪啦》 的独特之处在于,舞台上的演员都是小丑。1993年,斯拉法·普鲁尼在俄罗斯普希金中心完成了 《下雪啦》 的创作。数名小丑穿着亮黄色的小丑服,带着宛如长耳朵般的毡帽和红色的鸭子形状的鞋,涂红鼻子跳上舞台。在这之后,他们开启了长达23年的全球巡演,走访了3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观看人数累计达数百万。
全剧没有一句台词,小丑们用细腻、丰富的默剧语言表现想象力十足的各种片段,观众的情绪随之起伏:上一刻还直面心灵深处的小小哀愁,下一秒又立刻引人咯咯发笑。剧中的小丑是善良的、单纯的,令观众感到温暖。从2011年起,该剧已连续5年受邀于英国伦敦皇家节日大厅跨年演出,成为最受伦敦观众欢迎的国际家庭秀之一。在上海保利大剧院5天7场的跨年演出,是《下雪啦》 此次在中国巡演的第一站,票房火热,反响热烈。
《下雪啦》 最出名的片段莫过于高潮部分的“暴风雪”。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雪”从舞台向观众席袭来,强风吹得令人睁不开眼睛。而此时,小丑们却在风暴中继续表演,他们张开双臂逆风而行,被风吹倒,拂去脸上的雪,站起身继续前行。“暴风雪”侵袭后,观众会发现自己的头发、衣服上全部都是雪。临近结束时,巨大的红、黄、蓝气球,在片片雪花中缓缓飘向观众。因为这场“暴风雪”具有惊心动魄的美感,曾经被太阳马戏团购买其特许使用权,运用于他们的作品里。
然而,斯拉法的想象力远不止体现在“暴风雪”这一个场景中。在剧中,他还将床变成了小船,用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所有观众包裹,并将民间传说中的精灵、仙女搬上舞台。他运用了默剧、形体剧、舞台特效等元素,把小丑的笑点与华美的视觉融合在一起,将之打造成一部充满诗意却又极其壮观的秀。
当被问及 《下雪啦》 在全球久演不衰的秘诀时,斯拉法这样说道:“演出中穿插着很多与观众的互动。比如,观众会被小丑抓上舞台,然后会下意识地寻找出口,他们可能找不到正确的地方,或者找到一个不是出口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们就要有很快地反应和对策,把即兴场景处理得新奇有趣。”因此,《下雪啦》 在每一场表演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场观众的感受都会不一样。
正是凭借这样的创意,《下雪啦》在诞生之后的20多年里,斩获了无数舞台大奖:其中包括1995年巴塞罗那国际小丑艺术节金鼻奖;2016年索契年度国际专业马戏艺术奖最佳小丑奖及年度最佳马戏奖等。事实上,让人投入的不仅是逼真的“暴风雪”舞台效果,而是舞台上小丑的即兴表现,正如斯拉法所说:“最大的感动与惊讶是在现场发生的。”
■本报记者 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