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10-23 第2812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健康生活

胰腺良性肿瘤要不要干预?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
       ■倪之嘉 董骏峰
      
       近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以往不易被发现的胰腺肿瘤在体检时被发现。随之而来的就是患者的焦虑:胰腺肿瘤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要不要马上手术?
      
       并非所有胰腺肿瘤都是胰腺癌,它们也有良恶性之分,这里就和大家聊聊胰腺和胰腺良性肿瘤。
      
       胰腺,重要而神奇的器官
      
       胰腺是人体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腺,位于人体腹腔深处,临近肝脏和胆囊,前方有胃肠遮挡,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神奇的器官,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
      
       外分泌功能即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它们通过胰管分泌进入肠道,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帮助人体吸收。如果没有胰腺的外分泌功能,人体吃进去的蛋白质,特别是脂肪,就无法消化,可能导致脂肪泻、营养不良,甚至消瘦。胰腺导管细胞还可分泌水和碳酸氢盐,能够中和胃酸,保护胃肠黏膜,保证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内分泌功能主要依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它们直接进入血液发挥作用。人进食后,需要胰岛素来帮助人体处理体内的血糖,调节血糖代谢使血糖维持相对平衡状态。如果胰岛素长期释放不足或无法发挥作用,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一旦胰腺功能受损,尤其是内分泌功能受损导致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一般来说,胰腺手术是导致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的直接原因之一,而胰腺肿瘤是导致胰腺手术最常见的原因。
      
       胰腺肿瘤也有良恶性之分
      
       提到胰腺肿瘤,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癌王”——胰腺癌。实际上与大多数肿瘤一样,胰腺肿瘤也有良恶性之分,胰腺癌是最为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易复发。
      
       此外,还有胰腺非恶性肿瘤性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粘液性囊腺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等,均有潜在的癌变风险(5%至38%),属于胰腺癌前病变,即使是传统上认为的胰腺良性肿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也存有较低的癌变风险(0.6%)。
      
       胰腺良性肿瘤不像恶性肿瘤进展很快,可能会持续若干年,症状也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在肿瘤比较小、又没有侵犯到胰腺正常功能的时候,往往没有症状。当肿瘤压迫到了周围脏器,或是肿瘤所在部位影响到胰腺功能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胰头的肿瘤常会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分泌受阻,进而出现皮肤发黄、眼白发黄等黄疸症状;胰体尾的肿瘤会出现上腹部和腰背部疼痛;当肿瘤侵犯了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时,会出现血糖的异常升高或降低,部分患者会出现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等异常,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常规治疗的矛盾及痛点
      
       胰腺良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是切除病灶以避免癌变风险。然而,常规手术创伤(切口较大、恢复慢)、远期医源性糖尿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等并发症的痛苦,常让人犹疑难定、畏而却步。
      
       同时,由于术前检查的局限性,通过实验室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的临床诊断,毕竟不能与“金标准”的病理组织学完全匹配,临床上常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定期随访和复查。再加以疾病本身的腹痛、食欲降低、消瘦等诸多不适,不可避免对患者身心带来较大心理负担和压力。
      
       常规胰腺手术方式,虽然可以切除肿瘤,避免肿瘤的恶变可能,但也因正常的胰岛细胞被同时切除,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调控血糖和分泌胰岛素功能降低和丧失,即使终身注射胰岛素,也面临着血糖控制不稳定(“脆性”糖尿病)及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还有更优路径——
      
       机器人微创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在以复杂著称的胰腺手术中更能发挥较大优势,在胰体尾肿瘤切除过程中亦有利于保护脾脏(保留脾脏的机体免疫功能)。
      
       保留胰岛功能的自体胰岛移植:在GMP实验室中,提取患者本人胰腺组织中的正常胰岛细胞,再微创回输给患者,最大程度保留了胰岛功能,避免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糖尿病及其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微创切除+保留胰岛功能手术,实现了机器人微创切除和自体胰岛细胞移植这两种先进手术的完美结合,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手段。
      
       (作者分别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医师,肝脏外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