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1928年2月1日的《申报》刊出一则招生简章:“中国画系、西洋画系、雕塑系、图案系,第一次招考男女新生”,出自当年创立的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近百年的学脉中,这所艺术学府与上海始终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9月20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启幕。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近百年来首次全面展现中国画学脉的系统性大展,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至最新本硕博生的200余件佳作首度整体亮相。
“中华艺学,未有尽时。中国画从来就不仅是一个画种,而更关乎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说。中国画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至今历史最久、底蕴最深且从未间断的教学专业,近百年的成长脉络绘就的是一类画种的学院长成史。本次展览以“学脉”为核心,“时间”为轴线,“学统”为底色,通过四大板块,从经验到学理勾连起中国画学脉的百年塑造之旅,娓娓道来民族性绘画与中国文化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
上世纪20年代,风雨如磐,艺术家面对千年变局,思考着国画艺术的发展何去何从。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伊始,便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国画课程同步开设,首任院长林风眠倡导中国画要保持自身独特性,学习中国的艺术也应以中国的方法为基础。潘天寿提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关系”。黄宾虹在《国画之民学》中表示:“现在我们应该自己站起来,发扬我们民学的精神,向世界伸开臂膀,准备着和任何来者握手!”
领军人物的独到气质成为中国画学脉在此成型的重要起点和核心缩影。随后,大师们集体登场,持续从思想上、制度上、人才上奠定优良基础。其中,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潘天寿提出人、山、花分科的思想,拟定临摹加写生的课程结构,奠定了师古人、师造化、进而师心独造的教学体系。
“这一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画艺者,奠定了国美国画浑厚的基础与迭新的人才。国美的国画王牌自是由此兴发的。”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说,展览以“临云”“粲风”“觅神”“问道”命名四个部分。“临云”取自《文赋》“志渺渺而临云”,此至高之境献给从潘天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师一代。“粲风”也取自《文赋》“粲风飞而猋竖”,聚焦仍健在却已退休的一代。“觅神”是一份追求,也是在职的一代的奋斗实况。“问道”则是青年学生一代的努力,其中亦含国美中国画教学的谆谆要求。整个展览以临、粲、觅、问四种姿态对应云、风、神、道四阶,积成光华旦旦的写照。四阶并未有绝对高低,内中却尽含承传的敬意与诚心。
从国美中国画近百年学脉中,观众既能看到艺坛几代耕耘者的使命担当,又能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能直观体会这所艺术学府与上海的深厚渊源。历史上,潘天寿、黄宾虹、吴茀之、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等诸位先生,陆续从沪来校任教,其海派美术的特质,是构成中国画基因的重要来源。“我们的校友也多有来沪从业,如上海美术馆老馆长方增先,带着在学校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创作成果,来到上海,为推动上海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大贡献。当下,上海重要的高校、各类文化单位,更是活跃着许多毕业于我们国画系的优秀校友。”金一斌表示,此次展览在中华艺术宫举办,回应了近百年来上海与国美中国画的相知相和,是名校大城交相辉映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