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9-24 第2809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不屈不挠的少年中国心

何方推出最新长篇小说《少年连》填补少儿抗联题材空白

       ■本报记者 王雪瑛
      
       “只要有一个中国人活着不服,那中国就没有臣服。”“我们死也不能投降,这是我们抗联人的骨气,我们少年连也不例外。”80多年前在北中国的深山密林中,一群少年战士面临着生死考验,他们彼此贴心鼓励,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将他们的铮铮誓言吹向灰暗的天空……这是作家何方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少年连》中动人心魄的场景。这部填补抗联历史上少儿题材空白的作品,让《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感怀:“我们从《少年连》中认识了一以贯之的中国人,中国人主要的力量来源于骨气、血气、家国情怀,和家国情怀支撑起的强大意志力。”
      
       何方出生在吉林蛟河,在长白山下长大,从小就听经历过战火的老人们讲述抗联战士英勇抗日的故事,他从青年时代起开始文学创作,抗联题材就萦绕于心,但他一直没有轻易触碰。在近日接受本报电话专访时,他坦言:“我有两个忧虑,一是我能把抗联战士在极恶劣环境下的顽强抗战精神写出来吗?能把抗联战士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写出来吗?另一个忧虑是,我从哪个角度入手?”虽然迟迟不敢动笔,但他一直注意搜集抗联老战士的回忆录,阅读他们的口述实录。有一天,他在抗联将领冯仲云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中读到关于少年连的故事。东北抗联共有十一个军,大多数的军都建有少年连、少年营或者少年铁血队。他又读到了《风雪长白山——王传圣回忆录》。王传圣原来是杨靖宇的警卫员,后来担任了抗联一军少年铁血队的指导员。何方心里豁然开朗,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来书写抗联战士。
      
       雪峰丛林中的游击战
      
       1939年底,日寇投入往年数倍的兵力进山围剿抗联,少年连在执行任务中与大部队失联,在冰雪封冻的峰峦间,在风雪交加的山林里,一群少年战士,背武器、爬悬崖、钻密林,随时迎战日寇;他们点篝火、宿野营,用雪水煮野菜树皮加上几粒苞米无法抵御饥肠辘辘,但是饥寒交迫与围追堵截都打不垮他们的铮铮铁骨,他们以一腔热血和机智勇敢抵抗着敌人的围剿,与日寇展开顽强的游击战。
      
       在有限的少年连真实史料的基础上,如何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小说?不是概念化的说教,而是能够与当代读者对话的作品,贴近历史,沟通当代,必须落实在如何结构小说,布局情节线索,如何运用真实鲜活的细节,在环环相扣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这真是艰巨的挑战。
      
       作家的想象力和虚构能力是建立在深厚情感与真实材料的基础上的。何方长年收集抗联资料,有东北抗日战争综述、抗联军史、抗联战士口述史和抗联抗战歌谣。他还找到不少辅助资料,如当年的地图、武器枪械、日常生活方面的资料,他不想在细节描写上出现瑕疵。从动笔到最后完成,他用了两年多时间。“我在写作中,有过三次小说结构的重要修改,初稿的情节线索是少年连与师部失联后,他们选择森林的某处固守,他们如何抵御日寇的诱降,如何解决严寒与饥饿等困难。后来我发现在敌人的追击中,少年连不停变换作战地点,不断作出抉择、被追转移的情节更加惊心动魄,我废除写好的几万字,重新开写,后来又二次调整情节与人物的处理,找到小说叙述语言的基调。”
      
       学习、健身、追求梦想是新时代少年的生活常态,而在八十多年前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抗联少年战士的生活轨迹截然不同。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一个先来的危险,小说故事情节的不断反转,吸引读者一路“追读”,关注着他们的艰险处境。他们接受师长的命令,和严重减员的二连一起下山,到大荒沟敌营搞粮,解决部队断粮的危机;好不容易追上先下山的二连,商量好攻打敌营计划后,二连临阵生变,少年连决定独立攻打,有勇有谋地攻入敌营,获得粮食和物资;在撤退途中先遭遇大风雪,后迎战日寇的袭击,好不容易夺得的物资,又落入敌手,他们顶风冒雪在悬崖边行军,终于甩开敌军追击,赶到预定的师部秘密营地,却发现师部已遭敌军突袭而转移,此后少年连踏入茫茫山林,在饥寒交迫中求生、抗敌、寻找大部队的下落……戴四海无法入睡,他的脑中不时闪过受伤的父亲被鬼子带走的身影;马宝祥将受伤的胡永顺身上带的弹药全搬到自己身上时,才知道他的负载有多么重;宋二虎已经把探路的木杆拿在手里了,曹德亮硬是抢过来自己冒险前行……
      
       危难险境中坚强成长
      
       有评论家指出,《少年连》赓续了当代文学史上少儿文学经典《小兵张嘎》的传统,是新时代续写少年抗战的力作。不同于一般少儿题材作品,《少年连》让读者看到80多年前的少年战士面临严寒、饥饿、生死等极端考验前所展露出的骨气、坚韧与热血。他们是少年英雄,不是让人仰视的高大全,不是扁平化的人物,而是让人敬佩又心疼的少年。小说在扣人心弦的情节展开中塑造了万长青、刘景福、胡永顺、豆包、朴日松、苗雁来等人物群像,生动呈现少年战士的勇敢果断,也不掩饰他们身上的稚气与冒失,心中的伤痛与压力,细腻刻画出他们在危难和险境中坚强地成长。
      
       以王传圣为原型的指导员万长青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核心人物。在抗联的建制里,连长和指导员岁数在二十岁左右,他们成为小战士们的主心骨。万长青率领着少年连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第二年春天找到师部战友,准备与大部队会合。他的信念气节和指挥才能功不可没,但是他也作过比较冲动的决定,为了解救战友,他不顾双方实力对比,深夜袭扰鬼子……
      
       何方告诉记者,小说的人物群像中,他最喜爱的是刘景福和豆包。刘景福曾经与曹德亮争当机枪手。战友牺牲后,他的话语让人动容——“谁都知道,机枪手容易死,我和你抢就是不想让你早死……”他心中对女战友金贞玉有好感,但只是暗中关注对方,在她遭遇危险时,他救助她踏上安全之路,而自己走上了险途。当他坠落悬崖摔断双腿后,他醒来的第一件事是找到自己的机枪,然后是想寻找部队。豆包是个爱琢磨的孩子,他干活儿懂门道,砌灶搭炕都内行。他的理想是抗战胜利后,要当一名火车司机。他想除掉叛徒王大川,为少年连杜绝后患,他独自下山行动,而后英勇牺牲。
      
       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塑造个性鲜明的少年群像很不容易,最让何方感佩不已的就是抗联战士的英勇顽强和坚贞不屈。他们在严寒中宁可冻掉手脚和耳朵,也要和日寇拼命。何方动情地说:“先烈的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一定要写出抗联少年战士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们热血刚毅的少年形象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们虽然还是孩子,而他们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