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懿
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昨天签约。未来在23平方公里土地上,双方将共建具备国际标准、海派特色、皖南风情的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打造长三角康养合作示范标杆。
自2021年安徽省提出相关构想,特别是2023年该项目被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确定为重点合作事项以来,沪皖双方精诚合作,多次会商部署,并组建高规格工作专班加快落实。昨天的签约就是该项目的又一重大进展。“一回头就是城市、一转身就是山水”——这句话生动描述了安徽广德在生态和区位方面的独特优势。随着老龄化日益成为长三角重大民生挑战,沪皖双方高标准共建康养基地,既是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提供关键载体。
携手谋篇,共绘康养宜居新图景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已近5000万,占户籍人口的24%。在老龄化的趋势和挑战之下,借助长三角越来越便捷的交通网,不少“活力老人”开始尝试异地“旅居式”“候鸟式”养老。其中,广德凭借出色的康养环境,成为越来越热门的选择。
位于皖南的广德,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千顷卢湖、万亩竹海,森林覆盖率接近60%,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评为国家生态县、森林康养基地。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2023年广德接待长三角地区的康养旅游人群达576.5万人次,同比增长65.3%。
2021年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安徽省率先提出“在皖南打造高水平休闲养老康养基地”的构想,第二年又先行启动“一地六县”郎广片区康养基地建设。2023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沪皖共建康养基地被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合作事项之一,经过两地多次调研会商,最终选址广德共建康养基地。
过去两年,广德康养项目的高质量推进,充分体现了沪皖携手的诚意和执行力。在最初起步阶段,上海市委市政府、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组建高规格工作专班。在规划编制阶段,由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康养集团)牵头,在沪皖相关部门和地区指导下,瞄准“国际化、高品质、高标准”定位,形成高品质概念性规划。
在此之后,长三角数十家相关行业组织和百余家康养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展开合作,形成一批成果,包括与中铁文旅、保利集团等签约,引进高端康养资源。同时,沪皖还围绕基地建设与发展、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强跨地区高水平医疗合作、强化人才培养等问题,加强衔接,制定政策。
未来可期,打造长三角合作标杆
昨天,围绕广德康养基地项目的推进,共有5项重大合作事项现场签约,标志着该项目全面启动。
其中,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分别代表上海市政府和安徽省政府,签订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将打造长三角康养合作示范标杆。上海康养集团与安徽皖垦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宣城市城建集团、广德市国投公司,共同签署共建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将成立长三角(广德)康养发展有限公司,以市场化路径推进基地建设运营。
此外,为了加快导入上海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特别是加强医疗和相关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广德市还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则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据介绍,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项目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将以“全龄化、全时段、全区域”为目标,围绕“一轴、两心、五谷”布局,建设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形成“15分钟康养社区生活圈”,打造集健康、养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康养产业聚集区,实现“景区+社区+园区”融合、“生态+生活+生产”融合。
根据协议,未来该项目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推进”的方式加以推进。上海将充分发挥品牌、人才、管理、标准等综合优势,推动优质服务导入基地,提升项目的品质和影响力;安徽则将加强康养资源的开发和产品供给,强化要素保障。总体上,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各扬所长,推动该基地成为长三角康养合作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