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8-25 第2806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读书

点亮一汪江水,照耀一方群山

《磅礴金沙——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移民纪实》 沈洋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 袁恒雷
      
       金沙江气势磅礴,水利资源尤为丰富。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有拟在金沙江下游河段开发梯级电站的想法,但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进入实地调研与测算阶段。经过20余年的接力建设,在金沙江下游,自下而上建成了每座相隔200余公里的四道大坝: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这四座大型水电站,在全世界排名前八,仅次于三峡水电站,而四座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是三峡水电站的两倍。
      
       这样的工程意义重大,但修建水库,一定会涉及到将水淹区的移民搬迁走。对于这四座水电站沿岸的移民来说,他们的搬迁史是辛酸史与奉献史交织的。比起三峡水电工程的举全国之力,这四座水电站的移民与修建力度要明显小得多,各方面开发均显得自信十足。但真正落实到这四座水电站的移民行动时,新的问题还是相继出现了。
      
       比如,在组织移民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依据,基层干部对移民工作还很陌生,对广大移民无法表态,即使偶尔表了态,后来发现与政策又出现相抵触的地方,以至于前期工作非常被动。面对困境,广大基层干部们没有气馁,他们无惧风雨,无惧严寒酷暑,无惧乡亲们的不解乃至各种抵触,而是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解释,甚至一度出现“三忘干部”:“忘记了性别,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家庭。”
      
       但真正触动广大移民群众的,是这些干部们并不是光口头讲政策,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他们从搬迁区顺利进入安置点生活。比如一名叫柯平的干部讲述了他分管的老陶的故事就很典型。老陶个子不高,脾气大,嗓门大,找柯平反映的问题主要是自己被征的十亩地建中学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40元,而到了2011年在新址建新集镇征了六亩地,每平方米110元,老陶心里特别不平衡,为此找了柯平十余次。柯平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政策不一样。但老陶就是不听,以至于对移民工作形成很大阻力。
      
       柯平发现从政策上难以说服老陶,但通过走访了解到老陶家有十多口人,儿子、女儿在镇中学门口煮饭卖给学生吃,这与学校的管理出现了冲突,但学生们都爱吃老陶家的饭菜。于是,镇里商议决定,学校设立四个食堂,公开招标,校外摆摊也可以参与竞标。老陶和他的子女中标,进学校办了两家食堂。老陶一家的生计解决了,此时再给他讲解政策的严肃性,他们自然就积极配合。
      
       以柯平为典型的广大移民干部们切实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了让广大移民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云南省上下可谓铆足了干劲。比如,在安置区巧家县,政府拨款35亿元,建美丽湖滨旅游县城。整条滨江大道穿连五个安置区,充分体现了水电建设为移民服务的理念,群众满意度非常高。在产业配套上,对移民逐年进行补偿,每人每年可以领到5300多元的补偿,比照最初的水平有所增加。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真正为民着想的顶层设计,才有了大移民的顺利实现。广大移民们从最初的故土难离,到搬迁到新居后的脱贫致富,许多人实现了“人挪活”的喜人转变。而一些安置区,也因为移民们的到来变得愈加兴旺。
      
       点亮一汪江水,照耀一方群山。随着四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高峡出平湖的壮美场景在金沙江下游依次呈现,曾经浑黄的江水也变得愈加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