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滴水湖一隅。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 周渊
6月刚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这个暑假忙碌起来:第一届量子与老子国际论坛“AI之道”、中国机器人操作系统暑期学校等一系列活动接连举办。9月秋季学期开始,这里将陆续迎来近百位大四新生和研究生,深度融入新片区前沿产业开展课题研究、毕业设计、实习等,学院还将在此布局建立EDA软件验证、航空航天控制软件、大模型与软件工程、无人驾驶汽车攻防、智能机器人等10个产业驱动的研究实验室,以解决产业技术难题为导向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的平台。
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新片区管委会截至目前共支持120个产教融合项目,累计拨付产教融合扶持资金1.52亿元。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政策指引》明确,以临港新片区为核心区,深化产教融合生态建设,引领带动全市各重点区域改革创新,形成“1+N”区域发展格局。
把办学前移到产业一线
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由新片区管委会、港城集团和华东师范大学3方共建,参考“硅谷-斯坦福大学”模式,致力于打造拔尖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技术一流创新基地、关键软件产教融合中心和国际学术资源汇聚中心。
把办学前移到产业一线,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毗邻新片区人工智能企业集聚的滴水湖AI创新港,由学院与企业共建实验室,让科研更贴合市场需求。
“我们总结与产业界多年合作的经验、结合国际前沿实践,探索前沿学科研究深度融入产业需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缪炜恺告诉记者,学院将与重点企业共同设置“行业学术包”,本科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就接触到这些“行业学术包”,并贯穿实习、毕业设计等全过程。
“软件工程学科最终要为产业服务,对学生而言,相当于完成一个系统性的学术培养过程;对于学校和老师,引入真实的复杂问题驱动学术研究;对行业和企业来说则有助于解决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难题。”缪炜恺表示。
企业端产教融合需求也十分迫切。中科创达全资子公司滴水智行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希望能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展汽车软件前沿领域研究探索。此外,产业人才也存在缺口,“最好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行业前沿动态和技术、拥有项目经验的人才。”
加速研发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由氢晨科技自主研发的300千瓦燃料电池电堆,创下全球燃料电池单堆最大功率纪录。氢晨科技是最早来到临港发展氢能的上海交通大学“五朵金花”之一,通过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从0到100”的创新突破。
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海交通大学、临港集团等联合成立。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中试环节,平台重点围绕共性技术研发、智库企业服务、智造标准制定和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进行布局,为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表示,上海交大扎根临港8年,形成高水平的科技研发-转化-服务的环境和能力。截至目前,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已拥有20万平方米研发与生产场地,1800余名专职员工和师生。
与此同时,平台在各领域累计形成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70余台套,形成各类知识产权90余项,制订国际、国家标准20余项;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氢能燃料电池产业等领域先后培育、转化、引进科技企业24家,累计市场融资估值超过150亿元。
产教融合体系更创新多元开放
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上海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持续打造更加“创新、多元、开放”的产教融合体系,新片区正在形成更有力、更精准的制度保障。上个月出台的《临港新片区支持产教融合发展若干政策2.0版》明确,对于示范基地重要载体建设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按照最高总投资(不含土地成本)20%的资金予以支持,最高分别为2000万元和1000万元。对于创新性影响力突出、示范效应明显的产教合作项目,按照最高总投资50%的资金予以支持,最高金额500万元。
“临港新片区关注企业需求,强化政策引导,率先形成包括专项政策、载体建设、模式创新、资源对接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创新及行业实践经验,集聚覆盖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功能性平台、行业协会的多元产教资源,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朋友圈’和‘生态圈’持续扩大并迸发出新的活力。”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晶焱认为,在上海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上海各区可借鉴新片区优秀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地加以复制和推广,将产教融合作为集聚科教人才资源、提升区域城市功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