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博臻)上海土地市场又“上新”了。2024年上海规划土地宣介会昨天举行,宣介重点是“上海2035”总规之下,区域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点区域、重点板块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发功能定位等。
此次宣介会上,静安区重点介绍了3幅优质宗地:曹家渡社区C050301单元9A-20地块、灵石社区N0704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094a-14地块和东斯文里区域地块。前两个地块已被列入上海今年第五批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中,相关出让公告将于8月中旬发布,9月上中旬开始组织交易活动。
黄浦区推介的地块主要有新闸路、厦门路、外滩源二期、福建路、福州路、西成里等,这一批市中心优质地块的腾出,意味着未来上海将因地制宜进行空间资源活化、更新和利用,让城区核心功能发展的各类要素更加集中,城市更富活力。徐汇区推介了“西岸腹地”龙华西路334弄地块,出让面积达2公顷,建筑容量约3万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品住宅用地性质。浦东新区近期拟出让地块包括唐镇地块、新杨思地块和曹路地块。
本次宣介会共有30余家房地产企业和专业机构参会交流,帮助经营主体充分了解“上海2035”总规要求和区域发展重点,更好判断和挖掘土地价值潜力,更好吸引优质投资者,提高地区开发和运营的整体质量,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适配性。
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介绍,接下来还将根据各区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要求,适时有序开展重点区域宣介活动,让开发商进一步了解拟供应地块的相关情况,以及政府推出地块的节奏。
近年来,上海坚持城市总规“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实现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在规划引领和示范带动方面,集中推进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大吴淞”等地区规划和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深化等专项规划落地。
在城市更新模式上,差异化探索商务楼宇、老旧工业区等不同类型更新路径,还推动产业用地更新盘活、保量控价,开展“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创新弹性规划、零类融合用地政策,确保“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在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方面,织密蓝绿生态网络空间,明确148个风貌单元和六域、八脉、十二意象风貌指引,启动20个示范试点,推进湿地空间体系构建和创新实践,彰显“沪派江南”特点,让城市的发展底色更亮。
本次宣介会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市土地交易事务中心主办,各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处、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规划土地处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