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7-31 第2803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要闻

上海推出8个方面37条政策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

“三个全链条”助力生物医药产业换挡提质

       本报讯 (记者 张天弛)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换挡提质期。聚焦产业痛点难点,本市出台《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产业化落地、投融资、数据资源、国际化等关键环节,推出8个方面37条政策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
      
       《若干意见》坚持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重点支持以下6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鼓励创新策源。加大对创新药械研发的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大力培育重磅产品。
      
       二是进一步放大临床资源优势。持续增设研究型床位,建设功能完备、集约共享的研究型病房。完善临床成果作价入股等转化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加强对临床试验和产品创新的风险补偿。
      
       三是进一步缩短产品研发和上市周期。通过建立临床预备队列等创新举措,力争将临床启动时间压缩到25周内;建立伦理审查“一套材料、一次提交”等机制,将总体流程压缩至3周内;推动实施国家注册审评审批改革试点,实现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将第二类医疗器械审评平均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
      
       四是进一步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推动更多“新优药械”入院入医保,确保上海市医疗机构应配尽配。加大创新产品医保支付力度,大力支持上海创新药械国际化发展。
      
       五是进一步完善全要素支撑体系。强化投融资支持,发挥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新转化基金等作用;加强战略纾困投资,推动行业数据依法合规交易、跨境安全流动;推出5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六是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活力。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支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开展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据了解,《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21年发布。三年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已有19款一类创新药和25款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首发引领”特征进一步凸显,涌现出一批全球首研新药、全国首发细胞治疗新药和国际一流医疗器械。同时,产业能级加快跃升,2021年至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7617亿元提升至9337亿元,制造业产值由1712亿元增长到1860亿元。今年上半年,制造业产值达到9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亿元。
      
       副市长刘多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