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我》[美]罗伯特·鲁瓦克 著谢斌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徐鲁
罗伯特·鲁瓦克是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探险家,还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狩猎人,被誉为“第二个海明威”。《爷爷和我》及续集《小男孩长大后》,是他带有自传性质的两本成长小说。这是我近年来读到的两部带着作家生命温度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久我还意外地发现,作家彭懿对这两部小说作品也情有独钟。
作者以清澈、细致和温暖的文笔,讲述了小男孩跟着自己敬爱的爷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宁静明媚的小镇上所度过的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童年时,小男孩和爷爷一起捕捉鹌鹑、钓鱼、猎熊、寻找狮子的踪迹,一起在森林的光影中徜徉漫步;长大后,小男孩又满怀着爷爷教给他的勇气、经验和信念,走遍了非洲、印度和美洲大地。在书中,他带着对爷爷深深的怀念和感恩之情,如是写道:“我长大以后,如果学会了什么做人的道理,懂得体谅别人,内心有清晰的标准,自知生存的价值何在,这一切都是爷爷带给我的。”爷爷留给小男孩的故事和言行,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明媚的草木和田野,青青山谷和呦呦鹿鸣,人与自然声息相通、和谐相处的生长环境,温馨怡然、舐犊情深的祖孙关系,还有爷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爷爷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积极明亮的人生态度,爷爷对小男孩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人格养成与传递方式……都在一章章富有童趣、诗意和散文之美的文字里娓娓道来,有如林间明澈的小溪的流动,光影斑驳,潺潺有声。一种自然、恣意、鲜活、健康的童年生活状态,一种丰盈、健全、明亮、高尚的少年人格范式,也得到了形象化和文学化的呈现。这两本书,是我心目中如夏日清风一般的合适暑期阅读的文学作品。
现在比较流行这样的句式:你要写童年就不能只写童年,你要写知了和蝈蝈叫过几个夏天,你的童年就远去了;你要写四季就不能只写四季,你要写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因为大自然很神奇,神奇到不仅创造了四季,还赋予每个季节不同的性格。春有繁花,夏有清风,秋有硕果,冬有飞雪。
以此类推,你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你要写布谷鸟的歌声,是怎样一声声唤醒了寂静的群山,它们的歌声像露水一样清亮;你要写冰封小河是怎样悄悄解冻了,雪花在天空化成了细雨,小草也在悄悄地返青,所有冬眠的生命都开始苏醒了。
我在微信圈里还看到一位读者的这样几句留言:你要写夏天就不能只写夏天,你要写浮瓜沉李、枕书消夏,写映日荷花,写出它温婉、宁静、亭亭玉立的美;你要写水光滟潋,写山色空濛,写骤雨疏风,写美丽的山川河流。夏天虽然日子滚烫、热烈迷人,但多少人在勇敢地奔赴远方,所以要写出夏天的远方,前路漫漫亦灿灿……
我刚出版不久的散文集《童年的瓜灯》,也是一本适合暑期阅读的书。前面这些话语,虽然带点谐谑意味,但也是我想通过选入这本书中的四辑共20篇不同题材的散文新作,加上十篇带有读写指导性质的创作手记,传递给少年儿童们一些写作建议。从四辑散文的辑名“自然”“童年”“山乡”“群星”不难看出,它们分别写的是自然观察、童年纪事、山乡巨变、时代群星等不同题材;十篇读写指导,包括如何描写春天、如何描写夏天、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写作的“约法三章”等等。所以,我认为这也不是一本单纯的散文作品集,而是一本带有读写指导性质的“散文创作例话集”。
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高燕在给家长和小读者们介绍这本书时,写过这样一段话,洵为客观之言:“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陪伴和引导孩子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然后孩子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运用在作文中。以自己的创作经历为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熟练地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本书就像一盏点亮童年的‘小小瓜灯’,或许可以照亮孩子这个暑期的阅读。”
“人生正是一篇篇散文”。这个句子很美,也包含着一种深刻的感受与发现。它印在梅子涵最新的一部散文集《蓝天空》的封底。
《蓝天空》不仅是属于夏日的书,也是能把你带向远方的书。28篇散文新作,包括《扫地人》《小火车》《灯光》《亲爱的小学》《十一楼小叙事》《旅人》《先生们》《语文老师》《蓝天空》等等。干干净净的叙事。娓娓道来的故事。一些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邂逅与遇见。多半是一些平凡的、普通的,甚至是容易被匆匆走过的人们忽视的小人物。但是,作家总能够从这些平凡普通的人与事里发现温暖,看见美好,甚至感受到高尚与博大。
好像也用不着怎么费力去“赏析”这些散文。因为这些文字已经单纯和朴素到不能再朴素了。你只要安静下来,轻轻地、平静地多读上几遍,或者大声地诵读一下,就不难体会到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无声的魅力和涤荡人心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和感动的力量,不是华丽的,而是安静和平实的。有人物,也有故事,但都没有那么曲折和起伏的情节。然而就是这样一些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却支撑起了韵味悠长的叙事,甚至还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传递出了普通人,乃至平凡的劳动者的生活勇气与心地之美,传递出了一种对现实日常的眷恋与热爱,传递出了生命的尊贵、智慧、坚韧、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力量。它们的文学性和美文魅力,就像春天油菜花的芬芳,融化在每一朵花,即每一个、每一句文字里。
我最早读到梅子涵这一篇篇干净、平实、清亮发光的散文故事时,曾有这样一个感觉:作者的一些真实的生活际遇,好像就是他的作品的继续,又或者是他的作品的开端。也就是说,你根本无法把他的生活和他的作品分开,你搞不清楚哪个情节是生活中真实的、是非虚构的,哪个情节又是文学的、是虚构的。当然这只是我们作为读者的某种错觉。实际上他写的全都是最真实的、非虚构的散文。他的魅力在于,他选取的是发生在一生中的最具“文学性”和最具有感动力量的人与事。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故事,一生中也许只会遇到过一次,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蓝天空》是作者最新一部散文作品。但是要读梅子涵的散文就不能只读《蓝天空》,而应该把他的《绿光芒》《黄麦地》都找来,和《蓝天空》一起读,像读一个“三部曲”一样,读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