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6-05 第27,98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文艺评论/文艺百家

综N代霸屏,投注顶级资源包装,内核却创意价值匮乏——

国产综艺,下一站创新!

       黄启哲
      
       过去几年,国产综艺以传统文化、原创模式等支点,撬动整体节目品质提质升级。而到了今年,尽管从《无限超越班》第二季、《乘风2024》,到《哈哈哈哈哈》第四季、《奔跑吧》第十二季,社交平台话题热度声势不小,资源制作不断升级,但无论从口碑还是影响力来说,这些头部综艺,不管是较其往年,还是之于当下市场,似乎还差一口气。
      
       究其原因,被提及最多的是节目创新力不足。翻看猫眼网播热度综艺前十,老牌节目长期占据七到八席,有的甚至已经播到了第十二季。各平台对于头部综艺的资源倾斜,尽管使平台间保持了相对平衡的竞争态势。但从另一方面,这种策略也进一步阻碍了新节目研发与迭代升级的步伐。
      
       而这制约的不只是综艺自身。要知道,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综艺从制作到呈现都已经深度介入到音乐、影视、舞台等各领域,依靠高曝光和选秀机制,源源不断输送着各类新星,助力资深艺人翻红。而这,也改写了以往文娱内容创作与新人成长的路径。基于这样的背景,综艺创作的破题创新,或已成为亟待重视的问题。
      
       当口碑让位于热度数据
      
       哪怕你既不关注也兴趣寥寥,依旧会在热搜话题与自媒体二创视频中,与节目“千百次相逢”。这是《无限超越班2》带给不少网友的初始印象。
      
       由于第一季赵樱子自我介绍网造梗“迪(丽热巴)(杨)幂孟(子义)(古力娜)扎”引爆社交话题,节目组在第二季炮制话题上分外用心。舆论场上,观众热议的不是节目中演技过硬的潜力新人或是亲身示范的老戏骨,而是掀起对节目中演技堪忧选手的“造梗狂欢”。于是节目出圈的节目名场面,不是“用鼻孔在表演”就是“带货鸡爪更抢戏”。面对网友的群嘲,新人们致歉的态度诚恳。只是节目一期期播下来,演技的进步却仍旧少得可怜。
      
       这也折射出当下综艺原创新创缺失的第一个问题症结——口碑让位于热度数据。翻看某综艺亮出的成绩单,其亮出的指标分别为:斩获全网热搜数量,登顶微博热搜第一多少次,衍生短视频播放量多少次。可是,数据并不带有价值判断,将“负面热搜”“网友吐槽视频”一并纳入,是否本身也意味着,节目彻底转向对于流量的追逐。
      
       基于这样的考量体系,嘉宾是否具备“热搜体质”、节目环节是否能炮制冲突,成为了制作方的第一考量要素。对此,参与嘉宾也了然于心,比起真正锤炼演技、切磋歌艺、自我成长,其目的也变成了为日后成名、翻红铺路。回看这些综N代,不少都陷入恶意剪辑、引发网暴的争议。然而面对于此,嘉宾仍是前赴后继。这当然不是只为节目热度“献祭”的无知无畏,而是开启事业新篇章的一招险棋。“网红”身份亮相的周扬青,用一段Rap在《乘风2024》初舞台亮相,歌词疑似旧事重提,再度向自己的明星前任开炮。节目组似乎生怕观众不作联想,让候场的艺人“姐姐”主动提及这则陈年八卦。说到底,无非是主创陷入了对“热搜与话题”的节目推广路径依赖,从而进行着批量复制。
      
       基于这样的背景,观众的观看目的与心态也在发生着改变。原先“寓教于乐”、收获视听震撼的诉求,逐步降级为猎奇与审丑心态,“下饭”“吐槽看乐子”“粉丝做数据”成为了观众留言弹幕的高频词。长此以往,恐怕会进一步造成综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当规则让位于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这是《乘风2024》,也就是“浪姐5”第一期播出时,弹幕区网友的刷屏词语。随后,“芒果又押错宝了吗”登上社交平台热搜。两者都是网友批评节目组不以女艺人唱跳实力为选拔标准,在镜头数量、后期剪辑、淘汰晋级名单等多维度,给出了令大多数观众错愕的结果。
      
       诚然,一众电竞选手、网红、模特的接连参演,极大拓展了“浪姐5”的受众覆盖度。遗憾的是,在实际的节目竞演标准中,她们又不得不框定在节目定位的“音乐竞演类综艺”之上。非专业出身的选手与海内外一众实力唱将同台,势必给观众带来明显的割裂感。最典型的莫过于选手张予曦。初舞台表演,她一袭红衣古装造型惊艳众人。可当她一开口,走音气短的演唱令舆论哗然,被网友吐槽“唱得很好看”“只能静音看”。而即便如此,她却一路过关斩将。而此前专业选秀歌手出身、综合实力不俗的李嘉格却早早淘汰。
      
       而这一点,自打“浪姐”播出以来就遭受质疑。其节目初心,是为30岁以上的实力女艺人提供进一步施展才华、突破自我的舞台,以此彰显女性独立自强的积极价值观。回看过往几季,曾有只会唱不擅舞的那英,突破自我的热血动人瞬间;也有“初代女团”陈嘉桦不忘“团魂”而引发的沸腾场面。但一旦回归比赛本身,很快就会被摇摆的节目淘汰机制所稀释,令观念输出成为一种口号,为实力“遮羞”。
      
       同样的问题也在《无限超越班2》中出现,饱受观众诟病。节目借鉴香港影视黄金年代“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这一成熟人才培养模式,本该用心扶持真正有实力的影视新秀。可从入围人选上,就看出了节目组志不在此。节目进行中,参演嘉宾稍有潜力或者已经崭露头角的优秀新人露脸机会不多,抢占镜头和话题C位的尽是演技拉胯、素养堪忧的艺人。而唯一“洗眼睛”的环节,还是作为导师的梁家辉、叶童等人的亲身示范。然而,资深实力演员的指导越是令人叹服,也越是显现出节目组选拔新人的草率与算计。
      
       当创新让位于保守决策
      
       此外,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资源投入的极度不均,使得当下综艺市场呈现出两种极端:头部综艺口碑影响力下滑但“大而不倒”;而那些或模式创新或走小而美路线的新综艺,受制于制作经费与宣发投入,难以成长为更大量级的节目。
      
       倘若是口碑不俗热力不减,节目“长寿”或是品牌价值不俗的表现。可眼下这些综N代中,不乏此前已经负评缠身或是影响力式微的节目,仍旧占据最多的制作经费、最强的嘉宾阵容与最猛的宣发势头。
      
       以《无限超越班》为例。尽管上一季网络口碑评分仅3.5分,是当年播出综艺评分倒数第二的节目,但并不妨碍各方在第二季的投入、制作与营销上持续加码。节目由视频平台、上星卫视与香港TVB强强联合,尔冬升、郝蕾、梁家辉、叶童、赵雅芝等一众名导、资深演员加盟其中。而另一档综艺《乘风2024》尽管被吐槽没有以往的重量级压阵艺人,但36位嘉宾从人数和国际化上,均创下新高。特别是从舞台制作来说,巨型天幕打造的舞台视效,放眼海内外也是顶级的荧屏呈现。遗憾的是,一旦我们把目光投向节目核心——表演和唱跳,就会有一种包装与内容“两张皮”的强烈错位感。
      
       其实,梳理过去十年的国产综艺发展,我们已经基本走出了移植照搬海外成熟模式的阶段,凭借国家队《国家宝藏》《朗读者》等一批文化类综艺与地方台的全类别“开疆拓土”,成功令综艺的大众关注度与市场价值均迈上更高台阶。那么,曾吃到“原创红利”的平台制作方,眼见不少头部综艺疲态渐显、负面新闻缠身,为何仍旧愿意给予资源倾斜持续押注?
      
       这或许是平台方、广告主决策日趋保守的结果。盘点近两年的综艺市场,从“侦探系”到“王牌家族”的游艺类,从“极挑”“奔跑”户外类,到“浪姐”“披哥”音乐竞演类,都是“综N代”的天下。及至眼下,暌违多年、号称“全民级音综”的《歌手2024》重启开播,更佐证了制播平台的保守决策。只是,越是押注低质、疲软的大项目,便越是挤压小综艺的成长生存空间。
      
       回头看,这两年其实不乏“小糊综”弯道超车的案例。从令“0713男团”翻红的《快乐再出发》,到历时半年超长播出周期、集结新秀“十个勤天”的《种地吧》,都是“以小博大”的优等生。而在情感综艺领域,比起一众参考海外综艺的恋爱综艺,另辟蹊径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反而标定了情感真人秀的议题价值新高度。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节目并没有启发更多主创走上全力开发新模式的创新。反观节目本身,也在此后的制播中,出现一些“头部”“N代”的共性问题。比如《快乐再出发》过分依赖嘉宾个人魅力,两季过后,试图依靠简单裂变进一步开掘剩余价值,遗憾再难复制成功。而原本“反流量偶像”操作的《种地吧》,也似乎在第二季有了观众“饭圈化”的趋向。至于《再见爱人》则陷入批判嘉宾个体的怪圈,当嘉宾也以情绪输出取代理性克制引导,自此,节目再度滑向了对于“真人秀”真实性的质疑,令亲密关系的高质量讨论在舆论场偃旗息鼓。
      
       值得欣喜的是,近日一档新综艺《灿烂的花园》,又让人找回了过往看慢综艺的温情与踏实。节目中,因《狂飙》一剧走入观众视野的张颂文、林家川,将表演心得、人生阅历,都融入一蔬一饭、一草一木的烟火日常之中,带给观众感动与力量。
      
       即将进入2024年下半场,我们期待更多具有实际价值引领、人文温度的原创新作,而不是概念输出、话题热度的疲软综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