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31 第27,97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文化

迟来的小提琴大师课见证最热情“双向奔赴”

卡瓦科斯携巴赫“小无”全本中国首演

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现身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的“约课大师”名家公益课堂。 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姜方
      
       他是马友友的完美搭档,也是王羽佳的灵感男神,享誉国际的希腊小提琴家莱昂尼达斯·卡瓦科斯前晚现身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南厅,百余位乐迷已等待他许久。在音乐厅“约课大师”名家公益课堂,他为两名中国小提琴学员指导演奏技巧,两个多小时的大师课几乎无人离场。
      
       “演奏时要享受弓子的弹性,而不是直上直下,即使是断奏时,也要像歌唱一样。”“你的技能特别好,但是不要展示得太过分,让音乐流动起来,才会更精彩。” 15岁的章奥哲和23岁的崔帛分别演奏了帕格尼尼《钟》、维尼亚夫斯基《浮士德幻想曲》这两部高难度作品,而卡瓦科斯在现场教学时妙语连珠,不仅鼓励两位琴童勇敢挑战演奏时的困难,更拿起琴弓投入地做了大量精彩演示。含金量十足的大师课让乐迷们直呼过瘾,结束后大家向偶像送上充满中国特色的定制礼物——包括卡瓦科斯的水墨画像、背着大熊猫挎包的人形玩偶等。
      
       这堂见证音乐家与乐迷“双向奔赴”的大师课,其实是延迟开始的。原来,此次重返上海音乐厅舞台的卡瓦科斯,昨今连续两晚为乐迷带来巴赫最经典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全集(简称“小无”),这也是他的“小无”中国首演。为了确保演出时的状态,卡瓦科斯在化妆间专心练琴,导致前晚大师课前的媒体群访环节推迟20分钟开始,而他对所有提问都回答得十分细致与专业,又使得大师课比预计时间晚开始近40分钟。
      
       不过,没有人质疑这位小提琴家在“耍大牌”。因为当他说起热爱的小提琴艺术时,那目光里的专注神情和指点江山的气势,还有比原定时间多了一个小时的免费大师课,都足以让人原谅他的“任性”,更钦佩他的敬业。就像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的感受,“能成为大师,就是因为对艺术的执着、认真、心无旁骛!又多了一分爱上卡瓦科斯的理由”。
      
       巴赫的“小无”,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其中共包括六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在其中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演奏难度堪称小提琴演奏曲目中的天花板。为了还原巴赫音乐的精髓,此次演出卡瓦科斯不仅使用一把1734年制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小无”创作时间为1720年左右),还特意使用一把巴洛克弓。“巴洛克弓比现代弓要短和轻,用这样的弓子来演奏巴赫的音乐,可以让小提琴的不同琴弦发出的和声具有独立的色彩与个性,也让每个声部的声音都听上去更加明确。”卡瓦科斯介绍。
      
       十年前,卡瓦科斯首次来到上海音乐厅的舞台,献上其个人独奏音乐会中国首秀。这些年来,他对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变化深有感触。“一批新造的音乐厅拔地而起,从形状、材料的使用,都是为了打造最佳古典音乐声学效果;中国不仅有王羽佳、郎朗、马友友等顶级音乐家,这里的交响乐团演奏水平也在十年里有了飞跃;中国听众的素养也越来越好,他们能安静、也更专注地聆听,得以让我在舞台上更放松地表达心声,因为演奏需要心无旁骛。”正是因为“中国乐迷从不吝啬表达他们的热情与爱意”,深受感动的卡瓦科斯表示“希望以后还能常来中国”。这位希腊小提琴大师还指出,中国对西方音乐十分包容,“西方人也应该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持有包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