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5-27 第27,97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1版: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

浦东:探索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 最佳实践地“上海样本”

浦东美术馆。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近年来,浦东新区胸怀国家战略,聚焦上海定位,彰显浦东特色,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着力构建最优设施体系,打造浦东美术馆等一批品牌设施空间;着力彰显一骑绝尘担当,推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等一批“浦东首创”;着力讲好浦东故事,绽放《浦东史诗》等一批原创作品;着力提升文化亮度,涌现出陆家嘴读书会等一批文化品牌。
      
       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不断增强精神凝聚力,不断增强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创造力,在更广领域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大力提升浦东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浦东新区将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提供最鲜活、最生动的实践范例,在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中始终走在前列、引领示范。
      
       “文化高地”升级为“文化样本”
      
       这几年,上海积极推动文化设施、文化项目、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布局黄浦江东岸,浦东新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蝶变绽放新姿。可以说,今天的浦东文化已蔚然成林、澎湃似海、山高为峰。
      
       作为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历时6年多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即将于今年年内全面开放。届时,它将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共同形成文化集聚效应。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浦东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已达0.278平方米,比5年前增长近三成,已超过全市“十四五”人均0.23平方米的目标。不止于此,地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上海大歌剧院作为重大文化设施也已在去年完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正稳步推进后续工程施工和装修工作,预计2025年竣工,将成为闪耀浦江两岸的一把亮丽的“中国扇”。
      
       随着一大批文体硬件设施在浦东建成,如何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双轮驱动?如何更好激发文化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重大设施从建成到用好、从各自为战到集群绽放?
      
       最近,“上海文化人才之家”浦东世博璟尚项目在世博区域揭牌启用。据悉,浦东新区为服务《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中明确的九大行动,已推出30余项行动、配套300个项目。而文化人才之家揭牌,正是市委宣传部、浦东新区落实本市行动方案第九项“实施文化发展牵引赋能行动”关于“实施文化人才高地建设工程”要求的具体举措。
      
       “这一公寓项目正是一个小的切口。”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推动实现人与城、局部和全局、现在与未来的相互赋能,推动浦东从‘文化高地’升级为‘文化样本’。”
      
       今年,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结合当前形势,对做好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五项机制”,即构建文化产业IP影响力拓展机制、探索市区两级场馆资源联动赋能机制、夯实基层文化动员机制、完善舆情预警机制、健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把全力服务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作为重中之重。
      
       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澎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也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浦东新区十分关注区域文化品牌的建设与打造,一个个文化品牌、一张张浦东名片、一面面璀璨旗帜,构筑引领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澎湃动力。
      
       眼下正在进行中的浦东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全区人民热情参与的年度文化盛宴。始于2011年,历经十三载,艺术节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始终吹响引领时代前进的文艺号角,始终追随浦东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始终坚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方向,始终贯彻人民城市、人民至上的重要理念。
      
       今年的艺术节深入落实“五项机制”,实现全区总动员、共画同心圆、共奏交响曲。同时,通过统筹“文体旅商”,强化整体设计,将在相互协同借力中实现同频共振,持续让流量聚起来、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努力呈现“十万人在剧场、百万人在现场、千万人在云端”的文艺盛况,绘就“最炫中国风、最具国际范、最美田园色交相辉映”的迷人画卷。
      
       从浦东起步,走向长三角、推广到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是浦东新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蓬勃发展的又一个生动案例。如今的大赛已成为全国公共空间建设的风向标,成为引领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新趋势,成为全国公共文化领域实践探索的新典范。
      
       群众不仅需要高楼大厦、山川相连的最美天际线,也需要大街小巷、你我身边的最美地平线。基层公共文化空间不够美、运营理念不够新、服务品质不够优、年轻群体不愿来等痛点,始终是浦东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2018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的积极推动下,首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在浦东扬帆起航。6年来,大赛突出“服务+设计”双轮驱动,聚焦新理念、新内容、新方式、新人群、新模式5个维度,通过树立典范、集聚资源、赋能驱动,已辐射全国20个省市、158个城市,汇聚优秀设计师、运营团队百余名(个),打造千余个“新样本”,涵盖公共阅读空间、商圈艺术空间、文博美术空间、乡村文化空间等类型,推动全国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向“品质高、美感强、体验好”跃升。
      
       经过6年的连续办赛,浦东相关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并明确提出,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不是为评而评、为赛而赛,而是要做到优质资源赋能基层,创新运营模式惠及基层,提升内涵品质扮靓基层,持续推动大赛成果转化,这样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为了给美好空间注入更多美好内容,浦东新区还持续深化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文采会就是其中的重要品牌。文采会改变了以往公共文化服务“拉郎配”的配送形式,为供需双方对接打造精准对接平台。8年来,共有近千家文化机构参展文采会并通过评审,进入浦东新区公共文化配送平台。
      
       文采会不仅成功打造了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领域的专业化、数字化、常态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府端菜+群众点菜”向“政府端菜+群众点菜+群众做菜”转型,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政府与社会相结合、供给与自创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艺术普及服务的新业态;还有效增强基层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精神塑造助力前行,为长三角地区文化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从浦东起步,走向长三角、推广到全国。6年来,从基层社区到商圈楼宇,从城市空间到美丽乡村,一批老破小‘旧貌换新颜’,一批实践案例火爆出圈,一批大师新秀创意无限。”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玮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在市有关部门指导下,对照《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中关于‘实施公共文化惠民便民行动’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新空间塑造工程,打造一批街镇空间转化的新成果,完善全年365天公共文化延时服务的新机制,以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浦东样本’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浦东新区始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文化担当,扎实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城市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月27日,随着中国嘉德2024春季精品展在上海中心大厦开幕,文物艺术品交易“浦东模式”再添新样本。这也是“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首次协助国内头部拍行推出的“浦东首秀”。
      
       依托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浦东在文物艺术品领域的发展也从“小步走”升级为“快步跑”。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N”制度的常态化实施以及支持文物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的举措……这些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进行的制度创新探索,大大提升了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全流程的便利程度,实现了资源聚集、交易便利、效率提升。
      
       随着文物艺术品交易的“浦东模式”样本案例更丰富,上海在文物艺术品交易领域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形成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的“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打造文物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标准”“上海方案”。
      
       放眼运动赛场,迎来10周年的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5月在全新落成的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行。10年来,赛事品质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业内人士和品牌厂商参与其中,成为融假日观赛与产业交流为一体的顶级马术盛宴。
      
       当观众漫步坐落在世博文化公园区域内的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无不被其“抬起成山,下沉为谷,起伏园景,峡谷游廊”的意境所吸引;夜幕降临后,赛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夜赛更是呈现出绚丽缤纷的灯光效果,让在场观众拥有一份独特的视觉体验。
      
       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方面,浦东新区坚持不断用融合、创新举措持续放大旅游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到浦东看美展、观文博、赏好剧、听歌会、City Walk已成为大量海内外游客的首选。
      
       今年农历春节前夕,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联合区商务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建交委等部门,统筹文体旅商、联动资源,强势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上海市浦东新区文体旅商新春系列活动。六大“组合拳”针对市民游客所想所盼推介10种类别活动、100个好去处,进一步放大春节节日效应,持续引流量、聚人气、旺消费,让浦东新区的年味变得更加浓郁,让市民游客能够在传统节日中感受浦东的城市魅力。
      
       而在上海满城繁花之际,34岁的沪上第一个“花节”——上海桃花节则以花为媒,充分撬动春日消费、赋能乡村振兴,让美丽生态“颜值”转化为强劲的经济“产值”,让百里桃花美景转化为百万群众笑靥。浦东用“桃花经济”映红乡村振兴,续写“风景这边独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