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玮婕)在昨天开幕的2024年浦东新区科技节上,《浦东新区科创策源行动计划》对外发布。面向“十五五”,浦东将探索科创纵深路径,聚焦一条主线,即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浦东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10周年。10年来,浦东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超2600项,集聚国家实验室(基地)3个、大科学设施14个,“墨子号”成功发射,李政道研究所JUST望远镜等顺利布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重大突破,C919首飞,“爱达·魔都号”启航,“蛟龙”入海、“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均有浦东贡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势头强劲。
      
          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李慧表示,浦东承担着科创中心核心区建设使命,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十三五”,打造“金字塔型”科创资源体系;“十四五”,构建科创五环的工作机制;面向“十五五”,将围绕科创策源未来引领力、成果转化全球吸引力、创新生态开放聚合力、企业培育持续竞争力、科学普及深度影响力5个方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在浦东新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创新主体加入。今年首批13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昨天悉数亮相,涵盖大健康、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GOI成员总量已超过100家。与此同时,浦东建设的首批5家高质量孵化器也迎来一批新的优质项目,这些优质未来科技项目是浦东大量项目的代表,更多具有策动未来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形成“核爆点”。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朱芝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