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雪瑛
他从脚下的土地出发,从日常的藏地故事写起,让我们听见嘛呢石静静地敲,他的小说透着一种地老天荒的淡然和自然,万玛才旦的最新小说集《松木的清香》从传统文化和藏族民间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传承的能力。
作家龙仁青认为,万玛才旦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提取素材、借鉴语言这么简单,更大的意义在于奠基了万玛才旦文学艺术诉求的文化基因,也塑造了他的人格品质。在著名导演谢飞看来,先写小说然后才当导演的万玛才旦是真正的作家导演。
他从听着《格萨尔王传》中代代相传的传奇故事成长,到在西北民族大学研学文学、历史、语言、宗教、民俗等,他从翻译民间传说《西藏:说不完的故事》,到1991年开始发表小说,万玛才旦已出版《诱惑》《城市生活》《嘛呢石,静静地敲》《乌金的牙齿》《故事只讲了一半》等多部小说集。藏地深厚的民族文化深深浸染了万玛才旦的创作。近日中信出版·大方推出万玛才旦小说集《松木的清香》和文学翻译作品《如意故事集:代代相传的藏地民间故事》,纪念作家和导演万玛才旦辞世一周年。
《松木的清香》是万玛才旦遗作小说集,篇目由万玛才旦之子、青年导演久美成列编选确定,以久美成列写给父亲的信《再见,阿爸》为序言,收录和整理了万玛才旦在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的12篇代表作品,有生前尚未出版的小说遗作《松木的清香》、小说处女作《人与狗》、小说成名作《流浪歌手的梦》、电影《寻找智美更登》的同名小说,还有《我是一只种羊》《寻访阿卡图巴》等小说作品。久美成列在万玛才旦文集发布会上表示:“我觉得父亲生来就是一个应该写小说的人。父亲深受藏语言文学源源不断的滋养,最主要的是一种想象力,影响着父亲描绘出文学的世界;还有《如意故事集》《格萨尔王传》都是在传递真、善、美的精神,在父亲的作品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流淌的、坚定的,对美与爱的追求,这些对于我父亲的电影和文学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在小说的世界中重构这个世界。万玛才旦曾说:“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很重要,较之过于理性与坚硬的现实,它呈现出某种混沌、松软与诗意。”万玛才旦的小说以原乡人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藏地。公务员的“我”与青年牧民的对话中,《松木的清香》展开了“我”的小学同学多杰太短暂而陡峭的人生,凝练的故事线索有力地勾勒出人物的生命曲线,童年的单纯与青年的复杂,多杰太意外地推门而入与“我”在藏族餐馆的对谈,憧憬与失落,命运的绳索与人生的山脉,生命的疼痛与同学的友情,青稞酒的浓度与松木的清香……小说在删繁就简的情节推进中,让读者阅读了人物短暂的人生,五味杂陈的体验犹如青稞酒在体内升腾、弥散……
坐飞机而来被寄予众望的外来种羊,一生寻找梦中姑娘的流浪歌手,全身透明的雪山精灵,仰望星空的少年情事,辗转追寻的公路电影……万玛才旦的小说基本构架是由人物对话构成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谈与诉说,成为他的小说鲜明的艺术特征。他的十二部小说犹如十二幕人间行歌、十二次命运演绎,从藏地风霜到雪山生灵,从文字书写到影像画面,万玛才旦带着心中的笔和镜头在行走中,锲而不舍地记录。
在《寻找智美更登》中万玛才旦告诉读者:“故事等上路了再讲,我们的路途遥远。”他的小说有着苍凉中的温馨、清苦中的回甘、吟咏故土的风物与慈悲,洗涤着沿途泛起的尘埃。万玛才旦重构了宽广高远的精神故土,融在他的文字里的混沌与灵性,有着软化和松动坚硬现实的力量,展示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故乡的深情。
民间故事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万玛才旦通过将悠久的藏地民间故事重新翻译、编选,让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当代读者对话。《如意故事集》是万玛才旦翻译的藏族民间故事集,评论家李敬泽分析了《如意故事集》和万玛才旦之间是心心相印的关系,犹如卡尔维诺与《意大利童话》的关系。《如意故事集》有着一种民间的传统和智慧,一切就如同风吹过土地,风吹过树叶那样自然。“万玛才旦是淡然和自然地去处理人类生活中的那些大的、小的,微妙的和直接的事物。他的力量常常在于庄子的说法,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大和小是一样的,所以他的这种眼光和语调是非常特殊的。万玛才旦本身对这个界限并不在意,但就是这种不在意反而赋予了他一种很强的艺术效果。对万玛才旦来说,‘齐物而视之’,这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而是一个天性的选择,后来他又不断锤炼这种天性,使这种天性变得非常饱满和成熟。”
文学创作继承传统的文学血脉,又有着紧密联系当下的艺术创新,作者在前行的路上,不断重新寻找,不断开拓。作家次仁罗布认为,万玛才旦的作品呈现藏族百姓的生活状况,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表现他们内心和思想的变化,这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