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在静安公园表演戏曲。 (校方供图)
■本报记者 储舒婷
在上海,大学与公园之间,正在一次次不期而遇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4月的人民公园,海棠盛放。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传统岩彩技艺,邀请市民游客一起参与大型艺术装置的创作。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公园正成为大学美育的新课堂。
5月下旬的桂林公园,也让人期待。届时,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将带来名为“桂林春韵 最忆江南”的沉浸式表演,以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的艺术跨界,展示江南丝竹文化。
而在浦江郊野公园,上海戏剧学院排演的沉浸式红色话剧《寻找第十二人》已连续演出120多场,成为公园的“常驻”节目。青年学生演员表示,通过排演,自己从革命先辈身上读懂了信仰,也在和观众的互动中更清楚地意识到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过去三年,通过上海“高校+公园”文教结合项目,包括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在内的沪上8所高校“牵手”16座上海的公园,开启一场双向奔赴:以“大学之大”赋予城市公园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以社会大美育的新形态涵养高品质公共文化生活,为城市注入文化之魂。
红色文化+公园:传承光荣之城的红色血脉
随着“一江一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被市民称为“公园式校园”。去年,华政一口气推出7集“校园连续剧”——“苏河明珠”沉浸式实景思政课,充分挖掘校园27栋修旧如旧的历史建筑资源,串联起校史中的红色故事。
今年4月至5月间,“苏河明珠”实景思政课陆续向大众开放。1949年5月26日,华政长宁校区交谊楼成为解放军战士进驻上海的第一宿营地。华政百余名学生边演边讲,在历史建筑间移步换景,其中有一幕重温的正是这一上海解放的历史片段。
眼下,“红色文化+公园”正在开启更多新的尝试。今年下半年,上海师范大学计划在桂林公园上演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片段。在张江艺术公园,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学子们自编自演的红色音乐剧《国之当歌》青春版,深情讲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上海的故事。地处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在一次次沉浸式体验中铭记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
海派文化+公园:在互动中提升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随着大学校园与城市公园互动日益频繁,一些问题也激发着学者们的深度思考:大学如何更好融入城市发展?与城市共生共融,大学还能多做哪些加法?
让经典高雅的音乐表演“从音乐厅走向街区公园”,由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徐家汇公园星期音乐会”已走过20个春秋,这一公益性绿地公园音乐会,已成为沪上的一张公共文化名片。
“在为市民带来一场场精彩演出的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一批青年音乐家的快速成长。很多知名音乐人在学校期间,都是星期音乐会的主力。”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重大演出项目办主管张翼表示,未来,学校还将继续拓展演出空间,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多元公园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与审美能力。
大学文化“加持”,将赋予更多公园独特的个性和气质。以地处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为例,在“牵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后,这里海派文化魅力倍增。上大美院特邀全国21位艺术家,创作了16件与公园环境完美融合的艺术品,并鼓励市民参与“寻宝”活动,找出这些艺术品并打卡留念。上大美院青年教师牛晨光介绍,这些公园中的艺术装置,不仅帮助市民感受到创作的乐趣,也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科普文化+公园:以专业优势塑造品质生活新风尚
不久前,在徐汇区康健公园,不少家住附近的孩子开启了一场动手实验:每个孩子手持一个水瓶,从公园内的天然河流中取水,并在上海师范大学师生的指导下学习开展水质检测。
利用公园的天然环境,上海师范大学已面向公众举办了多场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下周六,该校动物学专业的师生还将带领孩子和家长在康健公园寻找“林中精灵”,通过介绍鸟类、介绍观鸟方法等,帮助市民游客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上海,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对大学而言,借助一个个城市公园“大平台”,一批学科专业正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绽放光彩,为更多市民群众提供服务,塑造城市品质生活的新风尚。
这几天,滨江森林公园景色宜人,不少市民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体验户外瑜伽、八段锦、花样跳绳等,享受运动的快乐。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红英介绍,自2021年起,上海体育大学就与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等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全民健身科普和公益教学活动。今年,还将新增马拉松赛事、端午节龙舟等新项目,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