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4-17 第27,93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1版:文艺评论/文艺百家

“融”时空环境中的多元主体艺术

——数字时代的未来戏剧展望

       章文颖
      
       未来,数字化可以在戏剧的生产、传播、消费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给戏剧艺术的整体生态带来深度变革。
      
       现有的流媒体、全息影像、裸眼3D、虚拟现实等技术已经大量运用于戏剧的舞美造型、跨媒介表现及网络传播等领域。如国家话剧院在建的“5G智慧剧场”,将可以实现场内和线上同步沉浸式演播,多剧场联动直播。人工智能技术则能实现动作捕捉、自主写作、绘图、作曲和生成视频等艺术创作功能,参与戏剧各部门的工作。如2023年4月国家话剧院钟海清编导的《AI骂观众》,剧中超过95%的台词由AI软件学习彼得·汉德克的作品后生成;又如2019年来沪演出的沉浸式舞蹈体验《VR_I》,主创运用动作捕捉和VR技术实现了体验者肉身与虚拟空间中自己的替身和虚拟舞者之间的实时互动。
      
       总之,未来戏剧将会进一步实现跨媒介的时空融合,极大丰富艺术的表现力。
      
       但技术的绚烂代替不了戏剧精神内核的创造与真诚表达,否则戏剧将沦为哗众取宠的景观;虚拟化身也代替不了戏剧最质朴的人与人肉身在场的交流和感应。就此而言,传统戏剧形态始终会保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素材搜集、编剧文案、绘图特效、音乐编曲、声音编辑、内容本土化等戏剧生产价值链环节都可以提供高效的辅助。而且随着技术的迭代,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能力将进一步优化,甚至拓展出更多综合制作的功能。
      
       在可见的未来,AI技术会在降低技术门槛和生产成本、简化创编团队、提升制作效率等方面对未来戏剧创作方式产生影响;但在灵感、创意,综合决策、审美判断以及排演执行方面尚无法做到替代。在真正的强人工智能出现以前,所有的数字技术在戏剧创作过程中的定位都只是辅助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基于人类经验之上的深度学习和创构能力,可以视为某种“类主体”。所以,在未来戏剧创作中,创作者要适应与智能工具合作的多元主体协同创造模式,通过人机交互不断激发想象力,而不是放弃自身的主体性,成为一个软件“用户”,一个作品“搬运工”。
      
       由于数字技术的实时传输、智能交互、自动生成和自我复制等强大功能,未来戏剧的观演关系可以在创、演、播、观、玩、再创、再观等多个环节实现互动和衍生。“沉浸”“交互”“参与”将成为未来戏剧的主要特征。
      
       根据数字虚拟实体在戏剧活动中的占比程度,可以粗略地将未来戏剧分为经典剧场模式,即以真人实地表演为主,辅之以数字传播手段;VR游戏模式,以虚拟实体和场景为主,演员和观众通过数字化身进入虚拟世界共同参与;介于前两者之间的混合媒介模式,即融合现实与虚拟空间,多媒介整合。
      
       数字媒介可以极大地拓展戏剧表现的时空跨度和容量,人机交互则将给观众的远程观剧、弹幕点评、沉浸式体验、参与互动提供更多技术窗口。
      
       传统戏剧需要全面探索未来的表达方式。美学上,戏剧可在视听语汇中融入带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元素,还可以加入触、嗅、味觉的实体化表达,以适应跨媒介环境中观众日益增强的交感审美期待。内容上,戏剧仍当扎根生活现实去挖掘人性的深度,表现现代人真实的思想、情感和渴望,并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信心和勇气注入叙事。传播上,戏剧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营造线上全景直播或虚拟现实的在场观演环境,扩大传播范围,使戏剧艺术更普及大众。功能上,一方面,依托我国数字化基建的产业优势,戏剧未来可以突破纯艺术功能,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服务、消费领域创建应用场景,提高人民生产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戏剧也要保留传统的演剧模式并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传统戏剧的在场感和人际交流属性,在数字时代将作为对数字技术的批判力量来平衡现代人的感性生活。
      
       面对产业变革,戏剧高等教育亟待做出系统性调整。首先,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时增加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促使学生真实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提升生命的感受力,牢牢把握艺术创作的根基和最难以被数字化的能力。其二,设立数字演艺专业,普及AI软件课程,并组织师生常态化学习,培养能够在数字技术环境中进行创作的戏剧人才。其三,艺术高校与理工科院校、高科技企业跨学科产业合作,在实践中探索数字技术和戏剧艺术结合的各种可能。依靠我国自主技术路线,开发大数据模型,促进文理工科兼容、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新文科建设。其四,学者应立足产业实践,提真问题,做真学问,在这片全新的领域建立“未来戏剧学”的中国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最后,还要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引导数字技术为戏剧艺术生态正向赋能。
      
       数字技术在戏剧领域的应用虽前景广阔,但尚处起步阶段。作为戏剧学者,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凭借发展的眼光和变革的魄力投身其中。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