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3-17 第27,90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文汇理论/学人

白宫里的疯男子

       ■ 编译/黎文
      
       1926年,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沙发迎来了一位名叫威廉·C.布利特的美国外交官。这位年轻人觉得,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在处理1919年《凡尔赛条约》时表现出的破坏性和非理性令人失望甚至迷惑。布利特相信总统如此反复无常,一定是精神上出了问题,并自问当数百万人的命运取决于这样一个人的决定时,个体又能做些什么。于是,在弗洛伊德的帮助下,布利特开始撰写这位总统的心理分析报告,看他的档案、采访他的身边人,继而确认总统患有弥赛亚情结,而他自大的错觉又使他无法处理现实。
      
       历经两年合作后,1932年4月,布利特和弗洛伊德签下一部书稿。书直到1966年才出版,此时弗洛伊德已作古近三十年,布利特也在几个月后离世。出版的版本经过大量删节——此时,精神分析在大众文化中的神秘感已大大减弱,威尔逊总统的精神遗产则已无可撼动,弗洛伊德的后人甚至否认他参与了这个项目。
      
       近一个世纪以来,这部书的原稿一直不为公众所知。2014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克·魏尔在耶鲁大学访问、浏览学校档案时偶然发现了这部原稿。魏尔细读之后重新评估了这部当年不受欢迎的心理传记,写成《白宫里的疯男子》(哈佛大学出版社,2023),警示人们一个“白宫狂人”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不过,批评者认为,所谓威尔逊的行为源于早年与父亲关系紧张、心理受损的结论早就过时了,学术界目前更认可的解释是,威尔逊在巴黎谈判中的表现是出于外交需要,而在与参议院打交道时行为诡异则要归因于大面积中风的影响。此外,当年被删节的内容实属证据不足、子虚乌有,没有恢复的必要。批评者还认为,这书名实在太过标题党。威尔逊在两届总统任期内都相当合格,从来都不“疯”,书中所展现的威尔逊内心的紧张矛盾,也并不比其他公共人物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