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3-04 第27,88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读书

无知者最自负

——重读《道德经》有感

       ■曹峰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无知者最无畏,无知者最自负。无知者就是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夜郎自大的人。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沉浸在自我迷信之中,觉得自己全知全能,没有自己不懂的、没有自己不会的,世界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当别人的想法或者行为与他相左的时候,他不仅会轻易地加以否定,而且还会愤怒地执拗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你的头上,不达目的不罢休。
      
       人的自负往往和认知来源的多少、格局的大小、水平的高低成反比,信息来源越少、眼界胸襟越小,认知水平越低,自负反而越强。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在《庄子·秋水》篇里,庄子用他夸张的文学手法,描绘了两个经典画面,一个是“埳井之鼃”,一个是“河伯观海”。“埳井之鼃”就是“井底之蛙”成语的来源,“埳井之鼃”虽然生活在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东海之鳖”在这口小井里面连一只脚都转不过来,但青蛙却认为这就是全部的世界,所以得意地享受着“埳井之乐”,完全无法想象“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的东海之广大。“河伯观海”就是“望洋兴叹”成语的来源,与“埳井之鼃”相比,“河伯”作为黄河之神算是见过大世面了,当秋水泛起,黄河汪洋恣肆的时候,“河伯”洋洋自得,“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是到了北海,见识到北海的辽阔,才不得不望洋兴叹,意识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指的正是自己这种浅薄之人。对此,庄子借助北海之神说了一段非常有名的话,那就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虚”指的是有限的空间,“时”指的是有限的时间,“教”指的是有限的教育。这说的是和意识不到自己狭隘的人是无法对话的。在《秋水》这里,大海是无穷之道的象征,而“埳井之鼃”与“河伯”则是无知者的象征。唐代韩愈在《原道》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天地、宇宙的无限、无穷、无尽、无涯,远远超出了人的认知和想象,人生最长也不过百年,受到时空极大限制的人类,却要宣称自己的见识唯一正确,岂不是大言不惭?
      
       在中国古代,对人的有限性有最清醒认识者是道家,道家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揭示人的渺小,讥讽无知者的可笑,另一方面,又努力挣脱时空的局限,张开想象的翅膀,不要让自己做一个无知者。道家发现社会上之所以充斥着是非之争,都觉得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都想把意志强加给对方,就是因为人类往往处于自我封闭的、自以为是的状态。因此出路在于建立开放的心灵,进入逍遥的境界,而这一切建立在对于“道”的认知上。
      
       “道”究竟是什么,从老子开始,道家从来没有给过明确的答案,反而不停地告诉人们,道“不可言”“不可名”,作为在背后引导世界运行的原理与法则,道就像“埳井之鼃”与“河伯”看到的大海,其广大、深远、神秘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普通人无法在有限的时空、凭借有限的感觉、经验、知识去认识和把握。因此如老子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接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意识到自己浅薄的过程,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懂得自己的无知。对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同感,他说:“一个人知道自己无知,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因此一个人如果无知到一定的程度,那他就已经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了。老子也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指有最高智慧的人,他们努力地践行“道”的原理;“中士”指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人,他们对于“道”的存在半信半疑,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下士”即最愚蠢的人反而有着最高的自负,他们放肆地嘲笑“道”的存在。“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看上去很精明很能掌控一切,体道得道的人反而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越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对他人越尊重、对外界越好奇。
      
       老子、庄子告诉我们,你所看到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很小一部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多是狭隘的、错误的,所以我们对于未知的世界要保持敬畏。如果无知者是一个普通人,那么这种狭隘的、错误的认知只会害了自己,但如果无知者是一位领导人,那么受害的就是苍生。毫无疑问,《道德经》是写给领导者看的,所以,老子反反复复地强调“无为”“不言”“不争”的重要性。“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一个领导者如何避免因为自己无知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随意而为的冲动,而给下属、百姓腾出活跃的空间,尽量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言”就是懂得沉默的重要,“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喋喋不休、夸夸其谈正是无知的写照。“不争”就是谦逊的表现、虚空的心灵、宽容的胸怀。
      
       老子反复强调谦逊的重要,《道德经》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所谓“以贱为本”,就是领导者想要保持尊贵的地位,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比别人卑贱,甚至用普通人不喜欢的词汇,如“孤”“寡”“不谷”(不善)来称呼自己,从而换取别人对你的同情和帮助。
      
       老子反复强调虚空的重要,无知者之所以自负,就是在于自以为是,把自己的心灵塞得满满的,不让新的东西进去。《道德经》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灵就是虚空的心灵,所以要“致虚极,守静笃”,虚怀若谷、宁静致远。天地为什么能生万物,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之间就像一个管状的物体,里面是个虚空,当这个虚空动起来的时候,万物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后来道家所推崇的“心斋”“坐忘”等心灵修炼术,就是要打造一个自由、活跃而不闭塞、不固执的心灵。心胸越宽广、世界越精彩。
      
       老子反复强调宽容的重要,宽容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和欣赏、对差异性的接纳、对反对者的容忍。老子反复述说水的好处,说水能以柔克刚、说水甘居卑下的地方、说江海无差别地接受一切细流,所以才成就了江海。不自大者才能成就其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世界的精彩来自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最高明的领导人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总之,无知者最自负,得道者最谦逊,一个懂得自己无知的人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由于无知导致的自我膨胀,对他者的不宽容、不同情、不体谅,是人类的顽疾,2500年前的老子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就是种种因为无知而自负自大的人。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别说是人类,就连地球都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但因固执己见而自负自大,不愿打开胸怀、抛弃成见的人依旧难以绝迹。看来这种心理疾病的治疗任重道远,老子的箴言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老子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