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3-03 第27,88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要闻/综合

上海凝心聚力锚定目标,鼓足奋力一跳的干劲——

发力“五个中心”建设绘高质量发展“实景画”

上海正凝心聚力,锚定目标,鼓足奋力一跳的干劲,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图为黄浦江两岸景色。 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张懿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甲辰龙年之初,上海即展现出时不我待的进取姿态。营商环境改革升级到7.0版,持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亮相,以大手笔改革创新打造制度性开放高地;国产大邮轮二号船加速推进,邮轮产业2.0时代揭幕;而在海外市场,上汽集团旗下多款新能源车惊艳亮相日内瓦车展,将进一步助力全市汽车出口继续冲刺历史新高……
      
       龙腾开局,体现了上海在新时代强化战略聚焦,围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主攻方向,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自觉担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上海正凝心聚力,锚定目标,鼓足奋力一跳的干劲,持续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以“五个中心”建设的新业绩,将宏伟蓝图高质量化为“施工图”“实景画”。
      
       新支点撬动新跨越
      
       加快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全面研判当前形势、统筹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无论前缀“国际”,还是后缀“中心”,突出的都是影响力,体现的都是上海为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承担更多、更大、更重要使命任务的价值取向。
      
       当前,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就是竞争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及城市群的战略引领作用。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力,早已超越传统地域范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向来以服务大局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依托,而今也必然会进一步顺应大势,不断塑造城市形态和功能体系,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五个中心”,实际上是为上海实现新跨越提供了新支点。
      
       今年元旦,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成功实现商业首航。邮轮梦圆之后,建造方——中船集团旗下外高桥造船正加速建造大邮轮二号船,希望能在2026年实现交付。如果说首船实现的是大邮轮“从无到有”的突破,那么二号船则要挑起邮轮产业突破的重任。它不仅尺寸更大、建造周期更短,更重要的是整个项目推进将高度关注成本,通过一系列创新,优化与供应商合作,牢牢锚定盈利目标,为打造成熟的“邮轮经济”探路。
      
       邮轮之所以被视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成果,不仅因为它是全球最复杂的高端装备,更因为其显著的“支点效应”——大邮轮对材料、工艺、装备及控制技术和产业的撬动,何止千亿元。
      
       它对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从大到强的拉动作用,更是无法估量。正因为上海率先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座同时摘取船舶工业“三颗明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大邮轮)的城市,海外船东在表达赞叹之余,纷纷开始与我们探讨新船型的深度合作。应该说,这就是上海作为“中心”理应承担的使命和享受的荣光。▼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立足城市,打造中心,这背后的撬动和支点效应是全方位的。目前,上海不仅全力以赴在高端产业领域争取一席之地,更要以新技术、新规则为发展谋得新空间、新维度。在新能源车领域,通过多年努力,上海去年收获了爆发增长,不但出口同比接近翻番,更值得欣慰的是,上汽还与奥迪达成协议,将为后者提供相关支持。可以说,除了车,上海还史无前例地实现了技术和管理的“逆向”输出,从而为汽车工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争取到更高的战略位置。
      
       要“第一”,更要提升能级
      
       “五个中心”建设虽各有侧重,但拥有统一的底层逻辑,那就是主动作为,抢占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制高点。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以强化“四大功能”为途径,在更高起点上赋能城市发展。
      
       去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位居全球城市前列。除了规模之外,更应看到上海在高端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策源等方面功能的完善和能级的提升。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上海业已形成国内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在去年突破1.6万亿元,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态初具。而在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四大“新赛道”产业以及五大未来产业领域,上海也都谋划了一批重大项目,从而成为全球创新和产业资源汇聚的枢纽,在把握当下的同时为赢得未来奠定基础。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建设上,上海去年同样高歌猛进,在每个领域都至少夺得一项“世界第一”——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居全球之首,上海口岸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更已连续14年高居全球之冠。同样,除了这些直观的指标外,更要看到上海在相关领域不断强化的全球资源配置、开放门户枢纽等功能,不断代表国家在全球争取到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上海铜”“上海油”“上海胶”等“上海价格”矩阵,正成为国际大宗商品流通和资源配置的风向标;上海港围绕绿色甲醇、绿氨等新一代绿色燃料,打造出研发、供应的全生态,在国际航运低碳化、绿色化革命中扮演着引领角色。
      
       “五个中心”建设中,科创中心占据核心位置。去年,上海全社会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摸高至4.4%左右,持平甚至赶超纽约、东京等城市;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评估中,上海的排名也从2017年的第19位迅速升至去年的第5位。随着国际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从0到10再到100”的“爆点通道”不断打通,创新生态与文化日渐滋养城市,从而不断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注入新动力。
      
       以更大力度闯关破局
      
       对照“五个中心”建设的新要求,上海必须在金融开放、贸易投资开放、全球科技协同等方面进行新的制度性探索,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构建起与之相应的制度环境和软实力支撑。
      
       今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上海营商环境改革“最新版”如期而至,对标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发布的150条举措为经营主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为投资兴业构建起越来越稳定、公正、可预期的“确定性”。实际上,从最初的“1.0”到今年的“7.0”,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一直都围绕着便利投资、开放市场这条主线。受益于改革,从“特斯拉速度”到“莫德纳速度”,上海不断刷新重大项目落地纪录,整座城市也越来越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营商环境是观察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深知,要取得“五个中心”建设的新突破,就必须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更大力度闯关破局。从浦东引领区到临港新片区,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到最新的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上海正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而在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的过程中,上海也是本着“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精神,一方面不断加大制度供给,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持续完善监管配套措施,通过审慎包容、精准无感的监管,在创新、开放与有序、安全之中寻求平衡。
      
       “五个中心”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中央对于上海的新期待,也为上海更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供了坚实依托。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上海必将锚定目标、聚焦裉节、攻坚克难、聚力突破,全力以赴下好先手棋、打赢主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