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木偶剧团最新作品《银河系历险记》排练现场。 (上海木偶剧团供图)
■本报记者 王筱丽
两名偶师一前一后站在机械女孩“媛媛”身后,一人操控双脚、一人负责双手。一场“媛媛”和机器人“大为”的冲突场面,为了动作的流畅衔接,偶师们反复演练,小到木偶一个肘关节的屈伸也不放过。1月28日,上海木偶剧团的最新作品大型科幻木偶剧《银河系历险记》将在FANCL艺术中心上演。作品阵容强大,除了上海班底坐镇,还汇聚了来自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的主创。记者日前走进排练厅,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奇幻空间已见雏形。
“看家功夫”和前沿技术,构建起“未来星球”
脖子塑料材质的火烈鸟、皮肤呈鳞片状的老虎、身上用吸管代替刺的豪猪,大大小小的偶型摆满了排练厅。以往,上海木偶剧团舞美制作中心的工作节奏基本是一年一台大戏。《银河系历险记》自去年七月开始筹备,团队在半年时间就赶制了一批精美的偶。团队主管蔡定相特地把记者领到“老虎偶”前,面前这个需要三位演员同时操控的偶用到了3D建模和立体开片技术,老虎的头部相当逼真。“雕一个小偶头虽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但成品会非常精致。而当尺寸放大很多倍后,最终的形体会和设计图有着比较大的出入。”蔡定相介绍到。2020年,上海木偶剧团购入3D打印机,将前沿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道具制作中,立体开片不仅节约时间,也精准地复刻设计图样。
自《银河系历险记》建组后,导演郭庆亮和偶戏导演林婷婷就分别在新加坡、澳门与上海之间来回穿梭,从偶的前期制作开始,二人就与舞美团队保持着密切的沟通。排练现场记者看到,一位演员操控着一只老人形态的杖头木偶,背后还粘着一根细杆,杆上方系着的气球与木偶头部项链。演员转身间,木偶仿佛是随着气球的游走而运动。如此设计源于郭庆亮提出的世界观——在故事发生的星球里,一切物体都是飘浮在空中的。这样的设定也让杖头木偶在舞台上显得更加自然合理。
作为澳门滚动偶戏团创始人,林婷婷有着丰富的木偶戏剧场经验,她对上海木偶剧团的“看家功夫”杖头木偶称赞有加:“演员的技术非常纯熟,让杖头木偶的表演很灵动、很好看。”来到上海为《银河系历险记》的偶戏部分执导,她希望给演员们做一些加法,“形体的能力、说台词的能力、甚至是唱歌的能力,有没有可能激发出演员的更多面向,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
“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和接收者”
《银河系历险记》的三幕故事发生在3124年的动物、老人、植物星球,着眼于可以最大化突出木偶剧艺术特点的科幻题材,利用木偶先天的“假定性”艺术属性和创作规律,发挥科幻和想象力的作用和空间,创造出多元化的舞台表达,将宇宙、生物、科技、自然等社科知识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让舞台适应不同的星球环境,主创没有选择大规模的换景,而是用当下舞台剧流行的“即时摄影”,通过对微缩景观的现拍现播,营造出剧场空间的未来感。
作为新加坡的知名导演,郭庆亮参与过多部当代剧场以及户外、互动性演出。在《银河系历险记》的创排过程里,他希望将更多现代舞台理念引入其中,在多媒体和偶之间促成直接的对话和链接。“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和接收者。”郭庆亮说,“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到他们心理情绪的变化,引导小朋友做出更多深度的思考。”
为给作品增添更多临场感,郭庆亮请来中国澳门的作曲家刘志强,采用电影配乐规格,在音效上加强现场效果。古典、电子、蓝调、氛围,刘志强选择不将剧中的配乐写得过于孩童化,“小朋友看木偶剧,也是跟着大人学习世界的过程,希望用好玩的方式,将真实的情感和体验带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