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4-01-17 第27,84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文艺评论/文艺百家

都市与乡野的双重间奏

——评格非新作《登春台》

       俞耕耘
      
       格非新作《登春台》延续了《月落荒寺》都市书写的抒情诗性,又呈现繁复的城乡现实交互联动。故事以春台路67号——神州联合科技公司——为空间交集,辐射了从公司员工、司机到两任董事长的人生图景,在40余年的轴线里,借原生家庭、夫妻关系,探讨如何理解他人、与己和解等诸多命题。作家以诗性智慧运思哲学观照的潜藏能量,捕获无数惶惑与开解的时刻。人物共同遭遇着现代性的生存疑难:时间与存在的本源,自我与他者之关系,生而被抛与自救,何以去蔽,达到生命澄明之境。这些存在主义关切的宏大问题,都在寻常微末的琐事里被反复叩问。
      
       在命运兜转间,作家经营着故事流向。沈辛夷的父母婚姻,建立在欺瞒之上。格非设计了双重悲剧,皆是自酿苦酒。父亲隐瞒病史理亏,注定入赘,隐忍软弱。母亲对英俊的父亲一见倾心,不顾外婆反对,有苦难言,空生怨恨。沈辛夷充当家庭内耗的牺牲,为了给弟弟还债,委身于隐形富豪的情欲之网。陈克明只因女人名字叫“静熹”,就联想她文静淑美,是命定的妻子,婚后发现她实为悍妇。蒋承泽与周振遐这对挚友,由于旅行遭遇台风,客轮在茯西村停靠。多年后,他们招聘了生于茯西村的姚芩,这个女人先后照料二人生活,揭示出情感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小说线索千头万绪,人物无分主配,每人皆“从头说起”,反倒显出众生相与人世间。“将一件平常之事极力渲染为神奇命运的微妙暗示”,也是格非的创作逻辑。万物互联,因缘际遇,事件圆融相通。神州科技公司实质隐喻技术理性对私人生活的系统性介入和控制。都市生存变得同质,失重且无根。故事通往逃离和挣脱主题:沈辛夷想把家里繁杂事挡在生活之外;周振遐常有出尘隐逸之念,“重新融入自然的心灵平静”。屏蔽他者,背对世界成为一种强烈欲求。
      
       人物都有各自焦虑与隐痛,无论早逝离异,还是被辗转寄养,都造成疏离障碍。沈辛夷和周振遐对母亲皆有怨念,二人都对外部声音,怀有普鲁斯特式的神经过敏。从心理小说维度看,作家浓厚的精神分析兴趣可见一斑。如童年依恋情结被打断,少女恋父之寄托,创伤经验的压抑转移。精神症候往往投射社会关切,超出了个体命运的偶发性。留守儿童的精神荒原,外出务工造成乡村空心,以及溺爱与缺爱导致情感失衡。如何阐释人生,就变成小说应有之义。朱老师、父亲和桑钦,对沈辛夷有隐在的共通——即作为启蒙者。他们无一例外,不是离开就是故去。格非写了几次告别,却不辞而别,没有仪式。
      
       桑钦与辛夷是不对等的征服与诱引。格非写出混沌的边缘情感,我称为“恋情的疑似物”,它建立在恩、利、身欲的综合幻觉上。沈辛夷是自然的滑落,自由的被迫。表面看,桑钦与她的情感并无强求,实质却以身份、阅历落差、慷慨借款的施恩,压倒了辛夷的残存体面,她只剩羞惭。男人戴着面具,才能说些真诚的话,如同睡觉也不卸妆的女人,没有素颜。肉身可坦诚相见,精神却无法赤裸,悲哀莫过于此。不明不白,无以名状,周振遐与姚芩的感情亦是如此。犹疑的距离决定故事的魅惑。
      
       小说尤为关心身份意识和圈层背后的价值认知。桑钦是流动不居的浪荡者,有“游世”姿态,甚至没人知其真名,俨然是庄子无名、无功的符号。周振遐与之呼应,是世界的观察者、局外人。他常有出神状态,以外位的超越姿态沉思生死富贵。“人的生命,不过是在两个虚空之间出现的一次小小的火花闪动而已”,财富积累又赶不上身体溃败的速度。梦境则为“此在”与“故我”提供桥接:童年做过的梦醒在另外时空,出梦无异于转世,虚空被填补了意义。
      
       优秀作家善于在创作中思辨,好的故事大多通向哲学。父亲在寂照寺谈及“提婆达多”——始终会妨害你的那个人。这个情节暗示了小说之眼:母亲认为姑妈造成其不幸,辛夷以为母亲妨碍自己,周振遐觉得那些邻居是他的病根。事实上,妨害也是导引,它影响人生路径。朱老师坚称现实严峻,拒绝浪漫,应担负并理解不幸。在我看来,这才是现实主义的要义:始终要对所经历之事,充满确证与赋值,没有说辞开脱,唯有自救。
      
       乡下人到生意人的身份转变带来意识裂变,也造就空间地理的流动重塑。无论是辛夷成长的笤溪村,还是陈克明追述小羊坊村,从冀北到江南,都在时代变局里找寻机遇:旅游民宿、果园养殖、代加工厂,人物经历运势的此消彼长。曾经的破落户、二流子发了家,阔了起来,脑袋不活络的人,眼红心气。苕溪,本是山野之寄寓,胡仔归隐有诗话,米芾在此写诗帖。故事里的苕溪,已成为被消费主义改造的景观。江南腹地的清逸静气,被村人逐利之欲覆盖,一切皆可化为商品服务,都市附庸之物。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执于欲望浮华,与人物重返自然的归心,恰为反讽。
      
       从结构布局看,小说很像《儒林外史》的连环钩锁,穿引承接,以周振遐为楔引与尾章,形成故事回环。四个章节间,叙事完成传递交替,人物各自描述早年生活史,会有“成长小说套装”的阅读体验。我谓之以“来处与归路”为主题的四重奏。它以人物为章,如列传并置,打破单一主角的叙述中心,形成多声部变奏、对话与和声。历时性的线性故事,被共时性的并置叙述取代。序章奠定了主题、动机与调性。作家就像《十日谈》里的故事主持,自然统摄了诸多人物。
      
       《登春台》承载格非对人生况味,生活境遇的深沉涵咏。小说的哲学层、意蕴层远远超逸了故事层。正如中国古典舞强调“身韵”二字,作家重视意生境外的蕴藉。抒情风致,田野乡间,废窑花院,古寺深宅,大有梭罗、爱默生自然文学的质感肌理。其用散文笔法写故事,并不依赖戏剧性事件,而是有“过生活”的纪实节奏。这种匀速的原样主义,给小说带来切己体感。甚至,作家写出了某种故事类型学:无数小镇青年在都市与乡村两个世界,拧巴断裂。早年记忆总是闯入当下生活,无法告别,也无力转身。这正是对时间性本身的思索,人物总是过往经验的持存绵延。
      
       (作者为书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