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厦“星空间”的驻场音乐剧《阿波罗尼亚》持续火爆。 (演出方供图)
■本报记者 姜方
根据昨天在沪发布的《2023中国演出票务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去年我国演出市场迎来强劲复苏,供给需求旺盛。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演出市场实现票房收入315.40亿元,相较于2019年同期增幅达84.2%,且已大大超过2019年全年200.41亿元的票房收入。其中,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井喷式发展态势尤为亮眼,仅第二季度便将22.31亿元收入囊中,环比增长738.6%,呈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型演出的节节遇冷,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近20个音乐人/乐队取消巡演。而对顶流艺人的高度依赖,也让演出内容同质化竞争加剧。
靠拼阵容带动的盈利结构单一
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票房收入及观众人数较2019年同期均实现显著增长。在大型演出活动按下暂停键的三年里,国内乐迷们对演唱会、音乐节的渴望达到极致。自2023年第一季度大型演唱会和户外音乐节集中开票,该类型演出在2023年上半年热度持续上升。
数据表明,仅在2023年第二季度,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428场,环比增长448.72%;票房收入22.31亿元,环比增长738.6%;观众人数482.33万人次,环比增长611.71%。
然而,与大型项目呈现超强吸金能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型演出的遇冷。以Livehouse为例,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去年第二季度音乐类Livehouse场地演出和巡演已出现关注度和票房下滑。一方面是头部IP演唱会与户外音乐节吸走了不少乐迷;另一方面,本就缺乏竞争优势的腰部及以下乐队和小型音乐现场演出由于租金、设备、宣传推广及人力等运营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大。
现场演出盈利结构单一,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度高,这也导致演唱会主办方更多地靠拼阵容来带动票房。然而,头部艺人终究是有限的,演出阵容的高重复率不免让乐迷陷入审美疲劳,体验受限;也让本就承担较高盈利风险和演出举办风险的主办方陷入了高度依赖顶流艺人、演出内容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另外,某些头部艺人因演出场次过多,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现场表演,出现了假唱、擅自更改演出内容、突然在台上晕倒等现象。同时,“咖位”和流量也在不断固化“强弱”音乐人之间的依附性关系,导致“后浪”缺乏动力,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演艺新空间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都说明市场狭窄、培育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呼唤更多元的演艺生态和内容供给。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城市演艺发展的新形式、新业态,演艺新空间在我国各大城市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正逐渐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打破传统剧场物理空间的限制、打破“你演我看”的传统观演关系、打破演出与其他业态的壁垒,应观众需求和市场变化,打磨精品内容,并将演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拓展现场文艺表演,沉浸式演出、互动性剧目不断涌现,营造出多空间、多维度、多视角观演体验。报告显示,仅在2023年第二季度,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场次环比增长89.51%,票房收入环比增长105.38%,观众人数环比增长95.59%。
以上海为例,作为演出行业中相对年轻的业态,沉浸式演艺在不同的城市空间遍地开花,释放出令人难以忽视的市场号召力。自2016年底亚洲首演至去年11月23日,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驻演达到1800场,项目总收入超4.7亿元,接待观众人数近55万人,平均上座率超过90%,持续打破全国驻演项目的票房纪录。而在汇聚多种演艺形态的演艺大世界,依托周边丰富的商旅资源优势,将驻场演出融入旅游景点、商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形成“演艺+”的破圈效应,加持演艺新空间。其中,亚洲大厦“星空间”的驻场剧目《阿波罗尼亚》等持续火爆。机遇中心打造“X-META|奇境穿越元宇宙乐园”,以“风起洛阳·全感VR”为代表的新业态演艺产品受到广泛关注,被国家文旅部评为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不久前,开心麻花位于五角场合生汇城市集市的新演艺空间聚集体正式亮相,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包含三个剧场新空间和位于公共餐饮区域的开放舞台,进一步融合消费与演艺的边界,助力演出市场繁荣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