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2-28 第27,82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教卫/公告

北京大学等高校改革绩点制引发持续关注

取消绩点制,能让教育告别“内卷”吗

       ■本报记者 吴金娇
      
       绩点,素来被大学生视为校园里的“硬通货”,但部分学生“为绩点而内卷”的现象,也一度引发教育界担忧。
      
       日前,北京大学一则绩点改革消息在网络刷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从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就在部分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取消绩点考核,采用“等级制”进行成绩评定。北大生科院副院长王世强表示:“学生将精力投入到把成绩从90分提高到97分这件事上是得不偿失。我们取消绩点,改成等级制,正是为了减轻大家的课业负担,优化时间利用。”
      
       大学绩点制改革,能否就此让大学生“退卷”?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随之升温。
      
       “绩点为王”的局面,何以出现?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全国高校之所以普遍采用绩点制,最初是为了方便不同学校、专业的学生考评学习效果。如今,绩点在学业评价之外,还承担了部分筛选功能,影响到评奖评优、保研、出国深造等。
      
       沪上高校一位大学辅导员也告诉记者,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表现,往往也是社会认可一名职场新人最便捷的办法。“对一些用人单位来说,绩点是最直接的筛选标准。”
      
       “绩点为王”,愈演愈烈,也衍生出不少怪象。比如,有的学生为了实现前三年的绩点相对更高,硬生生将一些难度较大的“硬课”留到大四再修;还有的学生绞尽脑汁,查阅各种攻略选“水课”,只为刷绩点。
      
       某高校金融学专业大学生小林直言,大学生苦绩点久矣。为了不落人后,早从大一入学,同学间就流传着选课评分手册,为的就是避免出师不利,遭遇绩点“滑铁卢”。
      
       “绩点本来是为了评价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效果。但在单一结果导向和评价体系下,绩点却异化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尺。”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发现,这一定程度上催化了部分高校学生拼命抢“水课”的怪现象。“大学生都是成年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徐飞说,“绩点为王”的现象也在引发教育界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在校园重塑良好的学习风气。
      
       不同的评级体系下,利弊如何?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也都曾尝试过对绩点制进行改革。例如,2015年5月,清华大学就曾全面改革学业评价体系,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起,用A、B、C、D、F等12档等级记录学生的成绩。
      
       再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学校从2003年起就推出了等级制,而目前,该校对本科生采用三种成绩记录方式,分别为百分制、五级制和三级制。百分制即为传统的100分制度,其中,60分为及格线;五级制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三级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但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录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均转换为等级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躺平。“学校根据各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到核心课程上。”华东师大教务处主管林德龙举例,诸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校目前仍采用更精细的百分制,助力学生夯实基础。
      
       “绩点制的一大特点在于精细,但有时候,过于精细也会带来评价不够科学的问题。”在樊秀娣看来,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一些人文社科专业、校企合作项目以及一些学科竞赛上,成绩差个一两分,并不能完全体现学术水平的差异。如果单纯按照绩点划等级,反而会导致学生被0.01分绑架,失去了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科创的劲头。
      
       “大学的教育,是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应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徐飞说,当前,众多高校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就是希望引导同学们不要被分数过度捆绑,要舍得拿出时间拓展学术视野,领略“无用之用”的魅力。
      
       绩点改革,怎么改更科学?
      
       固然,取消绩点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学生“松绑”,引导学生更关注学习效果,而不是只盯着考试和成绩。但也有专家指出,简单取消绩点制,并不能直接解决教育功利主义和“绩优主义”的问题。
      
       “我并不赞同高校完全取消绩点制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樊秀娣认为,如果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全面改革,依旧采取“量化指标加一加”的方式评价学生,那么从绩点制换到等级制,等于换汤不换药。高校用等级评定代替过去的精细化打分,其积极意义在于让部分学生不需要再为了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内卷泥潭”,但也不能简单理解为采取相对模糊的评分体系就一定有利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打牢基础是根本。由此观之,尤其对于一些基础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学生对一两分之差的锱铢必较,也未必是矫情,而是一种科学态度和专研精神的体现。”樊秀娣说。
      
       还有专家建议,可在现有学业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体系,包括对奖学金、保研资格、就业等配套评定和考核标准进行同步优化。学校和教师应当从“结果导向”转向强调“过程评价”,而要做到这些,高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