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储舒婷
近日,上海进入速冻模式,沪上各高校早有准备,用一系列暖心守护举措,让同学们身暖、胃暖、心更暖。
早在几天前,上海海事大学后勤工作人员就加班加点把校园各处的水管都裹上“防寒衣”,防止骤降的气温影响师生的生活用水。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学校里几座桥的桥面容易结冰,学校还紧急加装了警示标志,提醒学生“路面湿滑,小心慢行”。
寒潮下的高校食堂,充足的保温措施让学生一踏入就瞬间告别寒冷,热气腾腾的美食更是让人感到暖意融融。上海大学食堂不仅每天都有免费热汤供师生取用,还上新了多道冬季暖心汤。上海外国语大学两校区食堂里,香气四溢的自助小火锅、烧烤串和浓郁奶茶等暖心料理也收获不少好评。在上海海事大学食堂,冬日“特色”——酸中带甜的冰糖葫芦让不少学生一饱口福。
多所高校已经陆续免费派送了各类爱心物资,为学生抵御寒冷。同济大学的“冬日暖阳 爱心送温暖”活动,已经将订制羽绒服在严寒来临前送到有需要的学生手中;华东师范大学将300条温暖厚实的棉被免费派发给了学生;在东华大学两个校区的慈善爱心屋,全校学生都可以按需领取棉衣、大衣、帽子、围巾、护肤品、食品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则为400名学生送上爱心大礼包,包含羽绒被、订制保温杯、护手霜等实用物资。
朋辈互助也为冬日校园带来别样温暖。在上海大学,最暖心的是一张通往家乡的车票。上海大学公寓办文化建设主管杜晓艳表示,今年学校慈善爱心屋义工队通过爱心义卖,为困难学生解决寒假回家的路费。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还举办了独特的“门诊”,坐诊“专家”是学有所成的学长学姐。学生可以在“导诊台”领取“挂号牌”,随后与“专家”一对一探讨学术研究、实习、升学、留学等个性化问题。
冬日里的校园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思楼东广场,一座由花园连廊和两个亲水玻璃房组成的“校园书房”成为寒冬里师生课后阅读、观展、休闲的好去处。而上海电机学院刚启用不久的“文理馨课栈”,也通过基础课教师及名师工作室,将通识美育讲堂沙龙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在温暖的“课栈”里专注自己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