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tangwj@whb.cn
问 脸盲症能治吗?
答 贺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内-脑智能平台医生
由于工作、生活的需要,要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明明觉得自己记住了,但当别人向你热情地打招呼时,你却想不起来他是谁……这是因为不熟没有记住人脸,还是另有原因呢?
什么是脸盲症
我们到底如何识别面孔,这就涉及到面孔识别的奥秘了。当人类进入群居生活后,在陌生人中识别出自己熟悉的人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这种识别要快,最好一眼就能分辨出“是敌是友”。因此,我们对人脸的识别使用的是“整体性加工”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对人脸的判断基于五官在面部的空间分布位置,而非五官的细节——比如,鼻子是高还是低,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
这种识别方式大大节省了大脑的资源与反应时间,使我们能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对面的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
这里就要说到脸盲症了。脸盲症,又称面孔遗忘症、面孔失认症,是一种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可以识别出面孔上的每个五官,但是对整个人脸的五官结构失去了辨知能力。
轻度的脸盲症可以靠一些面部细节和特点识别,比如着装、发型等,有的也可以依靠他人的声音来识别。有研究者发现,有的脸盲症患者对声音的识别优于普通人。
重度的脸盲症可能连亲妈都不认识了,有时甚至连镜子里的自己都不认识。
脸盲症的病因
脸盲症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
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有专门的区域掌管不同的功能,比如“听觉专区”专门负责听觉信息的解码,“语言专区”负责语言的理解及表达。在我们复杂的司令部中,有一些地方专门掌管识别面孔,比如我们的梭状回面孔区。当梭状回因为脑血管疾病、外伤、手术等原因受损时,就会出现获得性脸盲症。
另一种脸盲症是由遗传造成的。这种遗传是单一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下一代有一半的几率从父母那里获得脸盲症,很有可能“一盲盲全家”。
脸盲症可以治疗吗
由于脸盲症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所以对脸盲症的治疗主要分为对原发病的治疗及功能康复锻炼。比如,如果是由脑血管意外造成的脸盲症,可以在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辅助功能康复锻炼。具体做法包括教会脸盲症患者加强对他人服饰、发型、声音等特征的判别能力,来提高对人脸的识别。
问 缺钾为什么会让人突发“中风”?
答 徐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先看一则真实病例:30岁的小王最近经常加班,一次熬夜到凌晨2点、本想眯一会后继续奋斗,谁知一觉醒来突然心慌、手脚不能动弹,家人担心他中风了,赶紧拨打了120去了急诊。经抽血、心电图、CT检查,排除了脑血管意外,但医生发现小王的血钾仅有2.6mmol/L。经补钾治疗后小王血钾恢复正常,四肢无力明显好转,明确诊断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又称低钾性周期性瘫痪,以发作性肌无力、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迅速缓解为特征。这种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瘫痪,伴麻木、酸痛等。
哪些原因会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部分患者是原发性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的疾病,我国以散发为主。还有部分患者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尿病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腹泻、吸收不良等。也有一部分患者是药物因素导致,如甘草、噻嗪类利尿剂、两性霉素等。
因此,明确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病因非常关键,建议反复发作的患者尽早到内分泌科就诊,筛查病因。
哪些因素可能诱发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
饱餐、过量食用碳水化合物、酗酒、疲劳、剧烈活动、受凉、精神紧张、外伤、感染等均可诱发这种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寒,避免饱餐、酗酒、过度疲劳及精神刺激,少喝碳酸饮料等。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不及时处理会有什么危害?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至1-3小时,长达7-9天。肌肉瘫痪严重程度不一,范围可为数个肌群甚至全身,重症病例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还会引起语言及呼吸障碍。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发生尿便潴留、呼吸机麻痹、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有类似症状发作一定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如何治疗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早发现、早诊断、积极纠正低血钾及寻找低血钾的原因是基本的治疗原则,严重的患者还需加强心电监护,及时给予辅助呼吸,积极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必要时多学科会诊。
问 耳朵里有怪声音是耳鸣吗?
答 梅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耳聋耳鸣眩晕专病门诊医生
当外界并没有声音时,耳朵忽然出现“嗡嗡嗡”声,这是怎么回事?“我会变成耳聋吗?”“会一辈子就这样治不好了?”临床上,不少患者带着这样的困扰而来。你可能是耳鸣了!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医生和患者熟知的三大耳科常见症状。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患者自己感知到的无意义的声音信号。请注意,“没有外界声源”和“无意义的声音信号”是“耳鸣”的必备要素。没有这两个要素,则不是耳鸣。
你以为的耳鸣可能是“伪耳鸣”
患者理解的耳鸣是否真是耳鸣呢?临床常见的“伪耳鸣”有这三种情况:
1、周围没有任何声音,但是就是能听到其他人说话的声音
请注意,耳鸣一定是无意义的声音,如果听到的是“歌声、谈话声”等这样的有意义的声音,即使没有外界声源的情况下,也不能称之为“耳鸣”,而是“幻听”。这是临床上最容易同“耳鸣”混淆的症状。
2、“我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跟以前不一样”
“我也不是听不见,就是听到的跟以前不一样,像换了一个耳朵似的。”有时,患者前来就诊,也不清楚自己的症状该用何种名词冠名,会用“耳鸣”来描述除“听不见”以外的症状。患者描述的上述症状极有可能是听力下降的表现,常见于突发性听力下降的患者中,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及时干预。
3、一打哈欠,耳朵里就好像有一股气流
其实,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但是,这也不是“耳鸣”。大家平常说的耳朵,实是指肉眼可见的耳廓,在我们的颅骨里,紧随耳廓之后,有外耳道、中耳。连接中耳腔和鼻咽部的结构称为咽鼓管。近鼻咽部的咽鼓管咽口,一般是关闭的。当我们吞咽、打哈欠时,咽鼓管咽口开放,鼻咽部、口咽部的空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中耳腔的压力瞬时较平常高,可引起耳胀、耳闷及短暂的听力下降。一般吞咽数次后,上述症状可有所改善。
如有更多耳鸣困惑,可以前往耳聋耳鸣眩晕专病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