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30 第27,79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综合/公告

当好“基石”,以“长期主义”赋能医药创新

郑保富带领皓元医药团队勇攀“化学合成界的珠峰”,研发10万+“分子零件”

郑保富(右二)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懿
      
       在生物医药行业,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如同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借助他们提供的“分子零件”,科学家就能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快捷地创造出潜在的活性分子,并从中筛选出新药。目前,皓元医药服务近9000家生物医药公司和研究单位,覆盖整个创新体系,其中既有巨头药企,也包括创业团队和小型实验室。
      
       作为皓元医药联合创始人和董事长,郑保富已带领团队扎根张江17年。谈起在这个活力四射的行业如何当好一块基石,郑保富将经验归结为自己所坚持的“长期主义”理念。他说,当前竞争形势和国际环境下,中国科技自主自强周期会很长,所以企业家一定要有“延迟满足”的决心和“长期主义”的坚持,老老实实做技术,踏踏实实做产品。
      
       10万+“分子零件”赋能新药研发
      
       如果把开发一个新药分子看作设计和建造一座大厦,那么皓元医药就是在为“建筑师”提供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等各种“建材”。有了他们的赋能,科学家不用为基础材料分心,只需要给皓元医药下个订单,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分子零件”。
      
       迄今,在郑保富率领下,皓元医药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产品,总量超过11万种,而且正以每年数万种的速度累积。他们打造的复杂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某种意义上,就像是以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为商品的“京东”,但与京东相比,皓元医药更自主研发、设计、合成了大量极为复杂、难以合成、极具高附加值的产品。
      
       有“化学合成界的珠穆朗玛峰”之称的艾日布林,可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脂肪瘤。这种分子合成难度极大,需从理论上的50多万种手性异构体中精确获得唯一的正确结构,全球掌握该合成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皓元医药靠自主研发,就跻身这个“俱乐部”。
      
       整体上,皓元医药打造了一个覆盖药物研发及生产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平台,为科学家和企业提供他们所需的起始物料、中间体,一直到原料药和最终制剂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如此,他们还深入分析与整合整个新药行业的前沿动态,构建高水准的信息平台,目前,该平台已成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师生高频访问的学术门户。
      
       “一出校门就创业”的博士团队
      
       张江药谷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创新高地之一。回顾自己这些年在张江的创业经历,郑保富说,张江一直有句话,叫做“背着书包进来,开着好车离开”,描述了这里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所提供的环境氛围。实际上,他本人就是这类“张江成功故事”书写者之一。
      
       郑保富是山东人,1997年考入南开大学,2001年本科毕业后前往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他和师兄高强博士以及其他几位创始人一起创办了皓元医药。说到自己“一出校门就创业”的原因,郑保富说,那时国内医药市场开始持续成长,本土药企加大研发力度,外资医药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这为药物研发外包提供了发展土壤。更直接的契机在于,当时有不少海外原研药已过专利保护期,但由于国内医药产业技术底子比较薄,面对有些结构复杂的药,哪怕没有“专利墙”,但依然无法合成。而在经过多年严格学术训练的郑保富看来,其中不少药的合成难度并非遥不可及,有些甚至比他在学校做过的实验容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团队有3个博士,肯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经过仔细考察,郑保富和团队选择了创业环境最好、医药创新氛围最浓的上海,以技术为支撑,创办了皓元医药。他清晰地记得,2008年刚到张江时,周边大片地方仍是绿油油的菜地,整个药谷只是几栋楼规模。尽管如此,但张江不断培育健全产业生态,做强人才资源储备,很快就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加上强有力的孵化服务和政策支持,一批初创企业应运而生,皓元医药也顺势成长起来。
      
       坚持做艰难但是正确的事
      
       多年来,皓元医药一直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选择用高难度、高附加值的分子产品,赋能药物研发。从起步期专注于药物研发的前道环节,到之后随着实力和经验的累积,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临床研究、大规模生产的全链条。郑保富说,皓元医药走的是一条艰难但正确的路,背后折射的是他的“长期主义”理念。
      
       攀登“化学合成界的珠穆朗玛峰”的过程,在郑保富看来,关键在于坚持。他说,其实很多技术并没有绝对的壁垒,要的是持续的资金、人员和精力投入。本质上,这更像是一种价值选择:是着眼于眼前,留在“舒适圈”,快速兑现当期收益,还是执着于那些短期看没什么回报、但更具长期价值的工作。显然,郑保富和皓元医药选择了“延迟满足”,厚积薄发,“很多别人难以企及的工艺和技术,我们之所以率先突破,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早做了5年。”
      
       2021年皓元医药登陆科创板之后,郑保富依然坚持着他的“长期主义”。他顶着资本市场压力,放弃短期收益,在完善技术和产业化布局方面大手笔投入,在全国设立10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构建10个核心技术平台,希望在未来几年让公司进一步加速发展。
      
       郑保富表示,未来,他们将抓住机遇,继续践行“长期主义”,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服务企业,让药物研发更高效,更快上市,更早惠及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