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合唱大赛暨第九届“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展演在旗忠网球中心举行。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李婷
长长的红毯铺就“梦想大道”通向“梦想舞台”,昂扬的歌声响彻城市夜空。昨晚的旗忠网球中心,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全场的荧光棒为“民星”尽情挥舞。202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合唱大赛暨第九届“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展演在这里举行,来自各区的市民合唱团近5000人闪耀登场,为热爱、为城市歌唱。
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经典赛事,市民合唱大赛为大批怀揣艺术梦想的群文团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市民是真正的主角和明星。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从上千支团队中评选出66支“优秀市民合唱团”,并首次推出20支“梦想合唱团”,覆盖各年龄层。“参赛的每一支市民合唱团队都有自己的梦想故事,梦想无论大小,都是大家前行的动力。希望以音乐为引,激励更多人在生活中圆梦。”上海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追梦从年少开始
青年合唱团首次超过老年合唱团的参赛数量,是今年的一大亮点。徐汇区上海Enchant室内合唱团,以一曲经典爵士乐改编的合唱歌曲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成员来自这个城市的各行各业,平均年龄约32岁,共同的热爱让大家聚在一起。“国内合唱团对爵士风格的歌曲演绎不多,我们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人,希望尝试点不一样的。”团长李梦笑说,经过此次大赛,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综合表现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在合唱中也感受到了快乐和力量。
普陀区文化馆阿瓦隆合唱团最初由九位爱好唱歌的青年朋友聚在一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40多人的团队。“无论家乡何处,不问背景、学历,只要热爱合唱、愿意努力,就会被尊重。”指挥、领队武彦说,他们的梦想宣言是:“阿瓦隆,一起唱到80岁!”
“照亮孩子未萌的梦,追寻自己未竟的梦。”成立近12年的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家长合唱团以家校合作、亲子合唱的建团理念独树一帜,今年在市民合唱大赛上荣获“梦想合唱团”称号。“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情感,正如好的家庭教育不靠说教,而是靠爱的纽带。”队员曾涛说,合唱让他学会如何更好去爱,更好与孩子相处。
上海邮政合唱团、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合唱团、上海石化合唱团……大赛中出现了一批企业或行业合唱团,他们一身职业装,用歌声传播行业精神。▼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今年参赛的少儿合唱团,从数量到质量也都大幅提升。此外,还出现不少在上海生活的外籍人士的身影,他们借助合唱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
来自西班牙的英豪作为指挥带领长宁区上海百格室内合唱团参赛。参与上海的市民合唱让他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中国音乐,如蒙古族音乐、傣族音乐等,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合唱曲目更加多元
新曲目增多、合唱歌曲更加多元,是本次大赛的又一大亮点。“以前《娄山关》《阳关三叠》这些经典合唱歌曲会在同一场比赛中多次听到。”评委、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何剑平告诉记者,今年,经典歌曲也有,但重复度不高,流行乐、爵士风、戏曲、诗词的加入,使得更多新曲、曲风和独具个性的合唱团涌现出来。
乌迪合唱团致力于将情景和合唱融为一体,创新出“合唱剧场”的表演形式,他们称自己是“讲故事的合唱团”。《如愿》《刀剑如梦》《天空》……他们的合唱曲目大多由流行歌曲改编而来,在这次大赛中拿下了成人组的第一名。
老年合唱团今年也唱了不少新歌。比如,徐汇区文化馆合唱团演绎的《山中月》是张士超的作品,他因为彩虹合唱团的成名曲而名声大噪。此次徐汇区文化馆合唱团演绎的版本,以昆曲念白入合唱,辨识度高,浓浓中国风吸引了观众和评委。
上海新歌合唱团,是申城成立最早的合唱团之一,曾为《红色娘子军》的演出伴唱,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继承光荣传统的同时,他们尝试演绎更多元化的作品,这次在决赛上以《深笑》和《幽默的喧嚣》夺得中老年组第一名。
评委、知名作曲家陆在易指出,上海在合唱歌曲的演唱和创作方面有不小的进步,但与庞大的合唱群体数量相比,曲目仍不够广泛,期待各方创作力量加入进来,为市民创作更多、更好、适合不同人群演唱、体现上海特色的曲目,同时期盼更多指挥新生力量成长起来。
昨晚的市民合唱大赛展演在《让世界充满爱·四海一家》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这是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生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人可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