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21 第27,78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梅绽东方”特展以191件(组)展品展现——

上海之于梅兰芳,并不止于“成名福地”

       ■本报记者 李婷
      
       “我第一次到上海表演,是我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如是写道。
      
       1913年11月,19岁的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一炮打响。他从上海启航,融会诸方艺术,迅速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性的声望,成为民众票选的“剧界大王”。上海之于梅兰芳,并不止于“成名福地”,在与申城相伴的几十年里,他带领戏曲艺术走出国门、他蓄须明志、他迎接解放与焕发新生,都与这座城市呼吸相连、相互映射。而梅兰芳的艺术与精神,也成为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纪念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110周年,“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特展昨天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揭幕。展览汇聚了京沪两地与梅兰芳有关的文物文献共计191件(组),涵盖戏单、演出服饰、道具、名家书画、信札、唱片、剧场实物、珍贵历史影像等,展现一代京剧大师与上海这座城市互为影响的多重关系,其中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
      
       梅兰芳上海之行,极大地影响了京剧艺术革新
      
       展厅中,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梅兰芳与“丹桂第一台”签订的一份演出合同,是他与上海深厚渊源的起点。110年前,正是应该戏院经理许少卿之邀,年轻的梅兰芳跟随名角王凤卿第一次赴沪登台,从此与上海结下一生之缘。在这里逗留的五十几天,梅兰芳大获成功——第一次演大轴戏《穆柯寨》,出色地塑造了穆桂英的艺术形象;后又在一天内演完头二本《虹霓关》,头本饰东方氏,二本饰丫环,开创了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沪上报刊纷纷发表报道、评论,甚至称誉梅兰芳为“环球第一青衣”。
      
       “上海这座摩登都市之于梅兰芳而言既是扬名成角的福地,又是打开艺术视野的窗口。”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保管部主任丁佳荣介绍,演出期间,梅兰芳抽出时间到上海各个戏馆去观摩,到新式剧场“新舞台”观看了时事新戏《新茶花》《黑籍冤魂》等,还观看了春柳社演出的话剧,新颖的舞台装置、灯光和表演等令他倍感新奇。上海见闻及海派文化浸润,对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系列革新产生了直接且重要的影响。
      
       在沪定居20年,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30年代,以上海为起点和终点,梅兰芳带领戏曲艺术走出国门,在戏剧演出最为繁盛的美国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戏剧理论最为前沿的苏联获得了高度认可,使中国戏曲矗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从本次展出的两面墙的相关文物文献可以看出,梅兰芳赴美访苏经费大部由上海银行公会的银行家们承担,而在他出发前和归来后,上海各界都举行了欢送会和欢迎会,为其带戏出洋群策群力,直接促成了这一系列文化交流的盛事。
      
       梅兰芳的孙子梅卫东透露,从1933年到1953年,祖父在上海定居了20年,他本人也是在上海思南路的祖宅出生的。展厅现场复原了“梅花诗屋”场景,这是上海原马斯南路121号梅兰芳家中二楼的书房。梅兰芳曾收藏挚友冯耿光所赠清代书画家金农的隶书“梅花诗屋”斋额,因斋额合乎自己的姓氏和表字(梅兰芳字畹华,“华”与“花”通),书房由此得名。在这里,他和叶恭绰、许伯明、许姬传等朋友一起商议排演《抗金兵》《生死恨》,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还经常与冯耿光、吴震修、吴湖帆、李拔可等挚友交流切磋。抗战期间,他拒绝为“日伪”演出,在沪留下蓄须明志的佳话。1949年,他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在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完成了从一位剧界大王到人民艺术家的升华和转变。
      
       “百多年前,梅兰芳之所以多次到上海演出并移居上海,与上海的城市影响力和海派文化的吸引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也为上海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其艺术精神与城市文化深刻交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说,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该馆将深化上海地域文明历史研究,以“百川汇海”为核心,建立全新展览体系,并同期成立海派研究院,以打造新平台及拓展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