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能源装备三大行业对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度合计超过78%,构成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量。供需双侧扩展国内市场空间,是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关键。报告建议,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上海要发挥重点产业进出口带动作用,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切实推动外贸与内贸的平滑转换,创新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强化上海重点产业发展韧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上海服务国家新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近日,上海社科院发布“上海市公平贸易公共服务项目”《2022—2023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暨CSSCI指数报告》,为提升“中国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库视角,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见解。报告分析了全球产业竞争新趋势,对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指数测算及深入分析,并结合产业国际竞争趋势对提升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能源装备三大行业对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度合计超过78%,构成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量。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民航产业成为最新动力源;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产业贡献度微降,但趋势收窄;能源装备和化工等传统产业贡献度不足,亟待路径突破。报告认为,供需双侧扩展国内市场空间,是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关键。未来上海需要进一步在供给侧优化重点产业的投资经营环境,激发重点产业投资活力,筑牢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础和主体力量。另外,需要在需求侧进一步扩展和深耕国内大市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争取亮眼作为,同步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报告就提升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
巩固优势产业、夯实重点产业,壮大产业主体
发挥重点产业进出口带动作用,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鼓励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加大上述产业出口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确保重点产业的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在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上探索引入自贸区重点政策,实行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度叠加。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全产业链贸易支持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服务贸易专项出口计划,制定专项政策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承载区,提升上海新能源车国际市场的价值链水平和全周期服务能力。发挥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提升新能源技术发展所需的能源矿产和重要农产品进口能力。密切关注国际航运市场发展动态,积极协调航运公司、港口码头,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保障力度。
“三化融合”支持传统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鼓励链主企业、平台公司、园区载体等赋能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发挥上海特色优势,切实推动外贸与内贸的平滑转换
加强内外贸一体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国内外法律、规则和市场环境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以及专注经贸规则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服务、贸易金融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强化校企混编合作,围绕内外贸一体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从事外贸或内贸人员的内外贸一体化再教育培训,健全围绕内外贸一体化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提升内联外通物流网络服务内外贸一体化能级。继续布局内陆集装箱码头,实现上海港与水路、铁路、公路的高效衔接,进一步提高中欧班列上海号与上海港的海铁联运效能。提升空港枢纽能级,推动航空货运向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内外贸一体化急需的业务转型。推动高端航运服务业加速发展,支持发展船舶和飞机离岸租赁业务,推动航运保险在绿色、智慧等创新领域的产品创新,提升航运再保险承保能力。加强航运事业共同体建设,促进海事仲裁与航运、保险、公估理算等行业深化合作。打造航运大企业开放创新平台,支持制定智能航运和绿色航运全球标准,推进航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率先对标DEPA等数字经济规则,进行综合集成和压力测试,发现和解决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的盲区,弥合差距,并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的衔接。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金砖国家建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框架,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合作,形成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依托上海数交所等国家级数据交易所,设立数据交易国际板,为国与国间的数据交易提供便利和支持。
用好新型电商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上海新型电商平台,鼓励中小外贸企业与拼多多、得物、小红书、抖音电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平台对接,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的及时反馈,调整品牌定位和产品理念,研发适销对路产品。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政策先行优势,在综保区切实推动“同线同标同质”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开展“三同”消费品、工业品样板工程。
创新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布局新赛道新领域
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统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落实国家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研究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等政策,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
全面实施贸易商发展计划,提升贸易商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上海对外贸易商国际竞争力将会显著增强,推进新发展格局下上海的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此,上海提升需要注重本土创新型贸易商培育,引进更高能级外资贸易商,不断优化高科技人才的供给水平,全面提升上海对外贸易商的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上海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发展绿色贸易,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进出口。鼓励企业进行绿色设计和制造,构建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和供应链,并采用国际先进环保标准,获得节能、低碳等绿色产品认证,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企业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鼓励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关,通过绿色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指导商协会等行业组织制订外贸产品绿色低碳标准,支持相关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