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1-15 第27,77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7版:健康生活

求医问药

       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lcy@whb.cn
      
       问 吃药也有“生物钟”? 
      
       答 徐德铎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药师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西药伤胃,习惯性饭后服用,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西药都要饭后服用。该选择什么时间服药,与疾病和药物特点有关,不仅有饭前、饭后,还有饭中、空腹等。
      
       ■饭前服用
      
       一般指在饭前30分钟内使用药物。需要饭前服用的药物主要考虑进食对疾病影响较大,饭前服药正好在进食时起效,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比如,一些口服降糖药,如瑞格列奈需餐前15分钟服用,格列喹酮、格列吡嗪要在餐前30分钟服用,起效特别快的格列美脲、格列齐特需餐前即刻服用,进餐后血糖升高时降糖药正好开始起效。
      
       消化疾病用药,比如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促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多潘立酮等)、胃黏膜保护剂(伊索拉定、瑞巴派特、胶体果胶铋、硫糖铝混悬液等)需餐前30分钟到1小时用药。助消化药胰酶肠溶胶囊需餐前30分钟服用、复方消化酶(II)需餐前15分钟服用。
      
       ■饭后服用
      
       一般指在饭后30分钟左右服用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在饭后服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比如消炎止痛药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还有一类药物在餐后服用可以增加吸收,比如伊曲康唑胶囊、维生素类等。
      
       ■饭中(随餐)服用
      
       一般指在用餐中间温水冲服,或是可以与食物一同嚼服。这类药物通常在进餐时起作用、减少胃肠道刺激或是增加吸收,比如降糖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进而降低餐后血糖,因此最好与第一口食物一起嚼服。
      
       二甲双胍、氨基葡萄糖、地奥司明等随餐服用可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抗凝药利伐沙班使用15毫克以上的剂量时需随餐服用以增加吸收。
      
       ■空腹服用
      
       一般指饭前1小时至2小时,或者饭后2小时左右使用药物。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吸收会受食物影响的药物,比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左甲状腺素钠片、阿仑膦酸钠片、左氧氟沙星片、卡托普利片等,空腹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部分药物因食物会增加吸收,为增强药效也需要空腹服用,比如美托洛尔等。肠溶片类药物需要尽快通过胃部到达肠道崩解吸收,一般也需要空腹服用。
      
       ■中药的服用时间
      
       一般根据病情和中药功效来决定。根据中医药理论,疾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用药,以及补虚药,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使药力得到发挥;疾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疾病,宜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正确的用药时间对于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咨询药师或医师,按正确的时间用药可以让药物的疗效最大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问 只吃水果能减肥吗?
      
       答 马爱勤 奉贤区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此前有个实验测试了市场上17款果汁,结果显示,17款果汁的糖含量惊人,平均喝一瓶会摄入接近41.9克的糖(相当于10茶匙)。水果中不仅糖含量惊人,其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不能满足人体全部所需。
      
       人体要想维持健康需要六种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没有哪种食物能够同时提供均衡的营养,因此即使减肥,也应当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都吃一些,让身体获得充分且均衡的营养。
      
       还有些减肥人士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水果中糖含量高会导致长胖,什么水果也不吃。其实,人会长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过多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造成的。适度吃水果就能规避这一问题,推荐每天吃200至350克新鲜水果。具体而言,拳头大的水果比如橙子、苹果等,一天吃1到2个即可,其他水果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大致估计。
      
       膳食不均衡容易造成隐性饥饿,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同时又存在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等都与隐性饥饿有相关性。凡事过犹不及,把握度很重要。
      
       问 熬夜后犯困是肝不好?
      
       答 施阳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熬夜后白天犯困、精力不济、体重飙升,这可能是来自肝脏的警告。
      
       生物节律,也叫生物钟,是所有生物对自然界昼夜变化的适应行为和生理活动,诸如睡眠、进食、营养代谢等。生物钟根据其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存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称之为中心生物钟;另一种存在于外周组织,比如肝脏、肌肉等,称之为外周生物钟。
      
       外界光信号通过视网膜将信号传递至下丘脑,同步中心生物钟,使得机体的生理行为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节律相协调。外周生物钟由多因素形成调节网路,除了受中心生物钟的调控,也受到温度、饮食等其他因素的调控。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约占体重的1.5%至2%,它是机体物质代谢的核心,在各个营养物质代谢中都起着枢纽的作用。
      
       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肝脏是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最活跃的器官。
      
       参与脂质代谢:肝细胞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进行物质的消化吸收。内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浆磷脂的合成都离不开肝脏。
      
       合成、分解与代谢蛋白质:血浆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药物分解代谢等功能都在肝脏中进行。
      
       因此,肝脏作息混乱可导致多种疾病。动物实验证实,小鼠夜晚活动时肝脏变大,核糖体(负责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数量以及肝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均增加,有着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因此,肝脏内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几乎都受到生物钟的控制,具有节律性特征,特别在进食-禁食、白天-夜晚周期最为显著。(进食-禁食周期:每天首次进食至末次进食完毕的时间间隔约为10至12小时,禁食时间约为12至14小时)
      
       生物节律的紊乱会引起肝脏新陈代谢及相应功能的紊乱,严重时可发展为代谢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所谓熬夜伤肝,实际就是熬夜破坏了肝脏生物节律,而生物节律的紊乱则会引起肝脏新陈代谢及相应功能的紊乱。经常加班熬夜导致“过劳肥”是真的可能发生,原因就在于肝脏累了。
      
       一次熬夜造成的身体小改变、小损伤可以通过及时纠正找补回来,如果长期如此,糟糕的睡眠习惯甚至可以导致昼夜节律相关基因表达改变,使细胞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