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轩
短视频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凝缩物,不同受众喜爱不同类型的短视频,而对某种普遍性喜好进行解码,也是理解我们自身的过程。在多元的短视频类型中,我们观察到一大批受众特别喜欢建造、装修、修复等题材,视频中的这些活动是以人力为主导、主要由手工进行的劳作,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专业度。可将此类视频命名为“手工劳作”类短视频,“手工”是相对于机器而言的,但这些活动又并非完全拒绝使用机器,只是以人力、手工为主,表现出人对机器或工具的支配;而之所以选用“劳作”一语而非“劳动”,则是取前者那种更具本体性、抽象性的意味。
正如很多人喜欢在入睡前聆听雨声,对手工劳作类短视频的喜爱既以当下社会的职业环境和整体生态为背景,又内蕴着某种更为深远的人类学意义,这使得它们带来的流量效应更为坚固、持久,也更能抵御视频热点的疾速消退和变迁。
核心要素是“建造”
手工劳作类短视频的范围极其广泛,但也并非无所不包,界定它们的核心要素是“建造”,也即对一件有待完成之物的塑造和铸就,如修建小院、改造房屋、修复旧物等。
装修类视频往往开始于一个有待打理的房屋。抖音视频博主“别野生活”的系列视频始于2022年2月,前期着重于别墅的硬装,后期侧重于软装,如制作悬浮鱼缸、飞变椅等特色家具。其单个视频点赞量基本在六万以上,而一条制作永生花墙的视频点赞量更高达133.4万。
修复类视频则开始于一个陈旧或破损的物件。视频博主“老爷车天鹰”主要修复各类汽车,其首个修复老爷车的视频在抖音点赞量高达306.6万。视频博主“麦克斯的修复领域”则专注于“搬运”国外修复师的各类修复视频,在抖音坐拥粉丝近130万,在B站的视频播放量基本也都超过了四万。经过除锈、喷砂、打磨、上油、喷漆等一系列操作,锈迹斑斑的陈旧器械重获新生,再现了往昔的神采,恢复了原有的功能。在视频影像流转的过程中,作者还以原创的配音进行知识讲述,对每一步骤及其原理进行解析。这赋予了视频以科普教育的功能,也赋予了受众以自我提升的可能。
作为核心界定要素,“建造”不是就其纯粹字面意义来理解的,有时拆卸、摧毁也是一种“建造”。一方面,拆卸本身是改造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并不指向绝对的混乱和无序,而是指向其后对这种暂时性混乱的超克与重塑;另一方面,单就其自身而言,很多拆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反向的“建造”,只不过产品的形态发生了某种倒转。在此不妨再大胆一点,以杀猪为例进行阐释,杀猪也可理解为一种“建造”。三农自媒体“鹏大锤”在抖音的视频大多数反响平平,但有两个杀猪视频却均收获了八万多的点赞量,是其所有视频中流量表现最佳的。为了最后击向脖颈的那一刀,必须先将猪固定在一个恰当位置,并提前摆放盛血的器皿;而当猪的整个切分过程结束之后,“全猪”最终生成了一个各归其位的新秩序体,这正是一个反向的“建造”过程:杀猪不仅意味着结束猪的生命,也意味着对猪的各部分进行有序的分类和归置。
总体而言,手工劳作类视频具有四个突出特点:视频中的劳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在其中人必须发挥创造能力,利用精湛技艺,使用恰当工具才能完成劳作;视频展现的不是静态的物,而是物的动态铸造过程,尤其对整个流程做了全景式的呈现;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短视频”,它们时间更长,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5分钟;就视频接受来看,受众对视频的观看是沉浸式的,不是猎奇或追求感官刺激,而是主要关注其中丰富的物的细节和具体的劳作过程。
为人类的自我理解提供更深维度
手工劳作类短视频何以广受青睐?或许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不同类型的劳作生产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这些产品各有其对流量的吸引力——文物的精美性和历史感,一幅本已残破不堪的古画经过修复仿佛超越了历史的尘埃;房屋的实用性和归属感,经过改造的院落再度成为人们理想的栖居之所;猪肉的美味不但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唤起了对年节的联想;现下耕种的良田不但提供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还以其生态意义创造了一个审美的生存环境。观看这些视频,就是领略这些产品的多彩魅力。
其二,所有这些手工劳作,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种追求秩序化乃至完美化的过程。随着劳作的停止,一件有待完成之物不断逼近或已然获得自身的完满形态。控制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此类劳作的独特视角,也即将它理解为一个“反熵”的实践。熵增定律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之一,揭示了自然界中熵必然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生命的产生及其维持正是反熵的集中表现形态,由此观之,迷恋于反熵的实践乃是生命的一种普遍而深层的心理特质。同时,熵增的过程与时间的流逝相同步,时间的不可逆性是熵增的重要表现。而在修复类视频中,随着修复过程的结束,物获得了崭新的持存,宛若战胜了时间。时间的不可逆性将自身表现为不可能性,但修复则力图克服它,也即展现了不可能的可能性,这是修复活动的存在论意义。很多评论显示,观看这些视频具有解压、安神、助眠的作用,便需从生命律动与反熵实践的关联来理解。
当然,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方面,视频本身的风格和节奏要与这种指涉反熵的深层过程相协调。这涉及对“媒介时间”(视频影像所呈现的时序状态)的调控,需要使影像的节奏不至于产生混乱,从而避免媒介时间与现实时间产生矛盾。这些视频常用的叙述方式就是还原时间的线性流动,并在这种流动中展现完整的“建造”过程,最终使对成品的特写成为一个顿挫又绵延的节奏点,宛如乐章中一个延长的尾音。另一方面,这种深层过程的展现是结果导向的,如果最终呈现的结果不完整,秩序化未能完全建立,那么治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三,受众观看这类视频,也是在欣赏或惊赞某种自己所缺乏的专业能力。在一条视频中,一柄富有光泽的刀刃轻柔地滑过蔬果的表面,一张极薄、透光的果肉切片就这样贴覆于刀身之上,这条视频在抖音有9.1万的点赞量。但这种专业能力指向的不是人的片面性,而是人的完整全面的感性活动能力,人的经验性、感受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技艺和工具也成为人的自然延伸。这种能力是对当下现实的有力突围:现代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本身使人的能力局限在狭窄的某几方面;而在生产领域,泰勒制的推广更使体力劳动者沦为流水线上的小小一环,愈加失去了全流程操作的能力。而视频中的这些活动虽然呈现于特定情境之中,但都体现出专业性与完整性、局部性与全面性的辩证统一,对不同工具的调用、对不同技艺的精熟,还有总体性的擘画,都显示了主体完整全面的感性活动能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异化劳动对人的全面感性能力的剥夺,对异化劳动的废止则能创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感性活动能力作为反异化的能力,是当代人所强烈希冀的。
从更深的层面看,这种“建造”活动还有着人类学的本体论意义。这些活动本身不是狭义上的艺术创作,而是一种劳作,具有机械性、重复性、消耗性的一面;但它又能体现出某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美学价值。即使如杀猪这样的活动,也有着《庖丁解牛》中“技通于道”的更高境界。海德格尔在《筑造·栖居·思想》一文中将“筑造”(也即“建造”)与“栖居”直接关联起来,而作为栖居的筑造就是人类在大地上“存在”的根本方式。这种诗性思考呈现出“建造”对于人类的本体性意义:人类必须依靠“建造”来生存,或者说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就凝练为“建造”本身。这第三点和第二点相互叠合,也为人类的自我理解提供了更深的维度。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