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0-30 第27,76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版:要闻

上海强化政策供给构建环境生态,加快构筑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高地——

“城市充电宝”有望释放“爆点产业”能量

       ■本报记者 张懿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背景下,被列为上海未来产业重要一环的新型储能,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记者从日前在沪举行的首届新型储能发展论坛获悉,着眼于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上海有望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构建环境生态,推动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发展,充分释放这一“爆点产业”的能量和价值。
      
       跑出加速度:半年增长超过历史总和
      
       所谓新型储能,就是指除传统的抽水蓄能之外的其他储能方式。某种意义上,新型储能设施就是城市级的“充电宝”——基于锂电、液流电池、氢能、压缩空气等不同的技术路线,新型储能设施可以按需工作,在电网容量充足、电价低廉时“充电”;而在电力供应紧绷、电价高峰期“放电”,从而成为电力系统平衡供需、削峰填谷的重要手段,并获得相应收益。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面临更大机遇。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虽然低碳、绿色,但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特征明显,如果只是简单把它们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可能会遭遇冲击。而新型储能设施的削峰填谷能力,正好与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补。未来,在电网接纳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只需要合理配置新型储能设施,整个电力体系就依然可以保证安全稳定。用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秘书长周雷勇的话说,新型储能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装备。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正在快速增长,同时,新型储能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都为这个产业“起飞”提供了“跑道”。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奚力强透露,今年国内电化学储能价格下降明显,单位造价甚至已略低于抽水蓄能电站,这使该领域的项目投资进一步具备竞争优势。
      
       当前新型储能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根据此次论坛公布的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储能装机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半年的进度已追平此前历年累计装机量的总和。在奚力强看来,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整个“十四五”预计都将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扬长避短:技术和商业创新是关键
      
       发展新型储能,上海拥有很强的产业基础,而且相关布局也正在显现效果。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上海新型储能产业规模不算太大,但企业质量普遍都非常高,在电化学、氢能、机械等储能的各细分领域都拥有代表性领军企业。下一步,预计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释放储能产能,本地产业规模有望被快速拉升。▼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周雷勇也认为,在新型储能领域,上海拥有人才、技术、资本、软件等综合性优势,特别是在IGBT芯片、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上海都领跑全国。
      
       在看到行业机遇和本地优势的同时,对上海而言,更需要的可能是认清不足,扬长避短,从而充分释放产业的潜力。
      
       唐忆文说,目前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竞争激烈,这就要求上海企业要通过进一步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对政府而言,需要完善机制,明确标准,通过政策引导,为新型储能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更多场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调度控制中心的胡朝阳提到,目前国内新型储能主要是靠电网的峰谷价差来套利,但长远来看,随着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完善,边际成本极低的风电、光伏项目越来越多并网,电价的峰谷价差只会越来越小,新型储能设施想要套利,难度将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开辟出新的盈利模式,比如,新型储能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调节能力,通过服务电网,提升电网的品质和稳定性,从而获得收益。他表示,在欧洲,一些储能项目70%的收入已来自于此,但在国内要实现这一点,仍需政府牵头,打造相应的机制和环境。
      
       谈到加强政府引导,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阮力表示,上海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较好基础,未来,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谋划发展定位,聚焦重点技术和关键环节,依托重点园区基地和载体,强化政策供给,构建环境生态,以更大力度推动储能产业集聚发展。
      
       第三方行业组织也围绕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行业协同拟定了计划。周雷勇透露,市电力协会将重点搭建政府、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协同机制,以进一步放大上海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同时,还会围绕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畅通国际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从而为更多优秀企业、专业人才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