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10-29 第27,76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读书

在空间变迁中认清上海发展

《一个人的上海史——我看上海城市空间变迁》 诸大建 著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徐锦江
      
       到同济参加“上海2035”总规研讨会,用自己写的《上海城记》默契地交换到诸大建教授新著《一个人的上海史——我看上海城市空间变迁》。
      
       城市科学是跨学科的总体性研究,大建教授用管理学思维来分析城市空间变迁,以前伸历史的1291年至沿伸未来的2035年,将近750年为时段,从个人视角讲述了“南市老城厢”“旧上海租界”“大上海计划”“生产性城市”“浦东大开发”“国际大都市”和“世界影响力”等七个空间变迁故事,并以“魔都”作结,道出了“一个人的上海史”,结构清晰,新见叠出,每个小节,干货连连。
      
       担任过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的大建教授,亲身参与了许多上海的城市规划,有着一般学者不具备的亲身体验和系统思维,使书中的叙述倍感亲切和权威。许多上海城市发展背后鲜为人知的肇因和思想,被大建教授剥洋葱般层层剖开。比如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城市规划有过四次大讨论,开发浦东、陆家嘴建设上海新的中央商务区是第一次讨论的成果;建设四个中心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洋山建深水港、张江建科技中心,是第二次大讨论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这些科学专业的讨论,就不会有今天的上海。
      
       一直好奇同济专家进行城市规划的内在方法是什么?大建教授讲到:“我习惯从两个方面研究科学新范式的产生与发展,一个是从认识论和知识源流研究思想缘起,另一个是从社会论和利益关系研究社会缘起。现在研究上海城市空间变迁,同样关注它们的思想缘起和社会缘起,总是想知道空间形态及其发展背后的思想依据和理论逻辑,以及推动者和社会网络是什么。”书中多次讲到上海与北京不同,或许是受限于黄浦江,并非同心圆式发展模式,而是个多中心城市,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回顾中国城市发展史,朱棣的北京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礼制城市,或者是书中所讲的“中国套箱”,而上海史则可以证明,跳脱“考工记”痕迹的老城厢,以外滩为起点发展起来的现代上海,确实有受自然地理环境、道路交通、市场和商业影响的成因,具有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基因。书中谈到上海从“一江一河到大江大海”的发展趋势;东面以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和浦东枢纽为中心,西面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中心的“扇面式”发展方式;以上海主城区为掌心,沪宁、沪杭、沪湖、沪通、沪甬五根手指朝腹地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的“手掌式”向外发展思路,类似的见解,都充满了实践性的思辨火花。
      
       书尾提出:过去的上海城市发展参照了以“纽伦巴东”为样本的全球城市理论。但今天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就要“大胆创造全球城市新形态”,并提出三个思考点:第一,全球城市要有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第二,全球城市要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第三,上海要与周边城市联手建设全球城市区域。的确,已经积累了40年城市发展经验的上海,作为国家战略的先行者,是时候考虑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了,这不仅出于文化自信,也出于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