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百亮
“印度,即婆罗多,是一个邦联”,印度宪法开篇如是说。相比自波斯人开始,外部世界对南亚次大陆这片土地的称呼“印度”,“婆罗多”一词有浓厚的印度教色彩。近日在一次采访中,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说,他对拟更改国名之举并不意外,因为印度人民党一直想把关注重点转到回归传统上。
带着这样的背景认知再来阅读澳大利亚历史学家约翰·祖布尔茨基于2022年推出的《印度五千年》,才能和作者形成一种默契,理解他书写印度历史的努力。
约翰·祖布尔茨基曾任《澳大利亚人报》《南华早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新德里记者,还曾在新德里和雅加达担任外交官。他在印度生活了相当长时间,这已是他第五本关于印度历史和文化的专著。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是多种风俗、种族、种姓、语言和信仰的混合体。如祖布尔茨基所说,“要把5000年的印度历史浓缩在这本小书里,同时试图传达其微妙之处,是很有挑战性的,但也是必要的”。他以神秘的恒河、拉贾斯坦邦的沙漠堡垒、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和印度传说中的文明遗迹为背景,从印度最早的居民和哈拉帕文明讲到印度教的孔雀王朝和朱罗王朝,再到穆斯林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从英国的殖民统治讲到争取自治的斗争以及今天的希望和挑战,刻画了佛陀、亚历山大大帝、阿克巴、克莱武、黑斯廷斯、威廉·琼斯、提普苏丹、拉克希米·葩依、寇松、真纳、圣雄甘地和尼赫鲁等人物的形象,将五千年的神话、叛乱、战争、伟大的帝国、衰落的王朝、入侵、殖民和独立浓缩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祖布尔茨基以一份大事年表开篇,但除了历史主线之外,本书一大特色是将读者引向过去其他有趣的方面。例如谁是最早的印度人,宗教是如何塑造这个国家的历史的,贸易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种姓制度如何运作,外国旅行者是怎样看待这个国家的等等。他还带领读者了解印度独立后的重大事件:圣雄甘地遇刺、国大党的动荡、紧急状态、曼达尔委员会、经济改革、巴布里清真寺的拆除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
外国旅行者和征服者对这个神奇国度的观感,也是祖布尔茨基书写的重点。亚历山大的大将塞琉古派出的大使麦加斯梯尼提到传说中没有嘴巴的人,只靠烤肉、水果和花朵的香味生存;还提到一种长着大耳朵的种族,他们把耳朵像毯子一样裹在身上。在东晋佛教朝圣者法显的笔下,笈多王朝统治下的社会和平、繁荣,几乎没有犯罪;城市里有众多慈善机构,也有向所有病人免费开放的医馆;帝国之内,不需要通行证。法显作品中还出现了对种姓制度中贱民的描述。最低种姓的成员必须敲打一根木头,宣示他们的到来,以免污染到他人。唐代高僧玄奘也提供了戒日王统治时期社会图景的宝贵信息,并特别提到了当时的炼金术。而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则描绘了德里苏丹国鼎盛时期的宫廷和社会。
在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的征服者巴布尔的笔下,印度人“长得也不漂亮,他们之间也没有社交和相互来往之事。他们既没有多大天赋,也不聪明;既不谦恭有礼,也无慷慨大度的胸怀。他们在做手艺和工作中,既无秩序,又无计划;他们不会用规尺和墨线。在印度,无好水,无好肉、葡萄、甜瓜,无好的水果,亦无冰,无冰水,集市上则既无好的食品,也无好的面包……”(王治来译《巴布尔回忆录》)而在英国殖民者的眼中,印度是一片迷信的异教徒居住的土地。不过,1858年维多利亚女王颁布的一份关于如何管理印度的文告宣称:“他们繁荣我们才会强大,他们满意我们才会安全。”英国官员被命令不得干涉印度人的信仰和仪式,女王否认有任何“将我们的信仰强加于任何臣民”的愿望。当前,印度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一国如何看待它的历史和传统,反映着它对未来的期许。祖布尔茨基对印度的明天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只要印度十多亿公民有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那么这个国家未来可期,因为“归根结底,印度的现在和未来不掌握在政治家或祭司手中,而是掌握在印度人民手中”。
(作者为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