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耀美术馆新展“跨界:可能与回响”着意体现美术馆“未来之史成于今日”的思想,同时深化“流动的美术馆”这一概念。 (馆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范昕)“想到美术馆看展,都不一定买得上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日前启幕新展“跨界:可能与回响”,身为展览学术顾问的知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在开幕对谈上说。他坦言:从人们热衷于去美术馆的程度来说,中国已经超过不少西方国家了。
“近年来,我感觉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好像突然往上跳了一个台阶。”巫鸿常年往返于美国与中国,这一次回国,他对国内兴起的艺术热潮深有感触。他观察到,有这样两种趋势,构成了引人瞩目的标志,见证着艺术之于大众越来越重的分量。
其中一个标志是,如今国内不仅美术馆数量之多令人惊讶,参观美术馆的人数量之多也出乎意料。巫鸿哭笑不得地说:“十年前,我曾写文章呼吁大家多走进美术馆,希望人们看到美术馆的重要作用,现在倒换我进不去了!”
另一个标志,则是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和规划者,不约而同把艺术推至显眼的位置。巫鸿谈到,前不久去了阿那亚,那里与余德耀美术馆有着某种奇妙的契合。它们同样位于交通并不便利的郊区,前者距离河北秦皇岛市中心40多公里,后者位于上海近郊由古镇蝶变重生的蟠龙天地,巫鸿发现,艺术却都成为两者联系居民的纽带,甚至成为导入流量的接口。他认为这与中国近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紧密相连。曾几何时,艺术通常仅与文人、特权阶层等少部分人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而言,在而今的中国,艺术与大众的连接度,发生了几何级的剧变。
就连一段时间以来引发公众热议的现象——美术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也进入了巫鸿的视野。“进入美术馆的人们究竟是真的在欣赏艺术,还是在自拍,我认为不要紧。”他认为,重要的是先去慢慢熟悉走进美术馆这件事。而随着艺术在生活中地位的日益提升,这也给年轻一代带来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未来我们自然需要很多不一样的艺术。除了绘画,包括商标、橱窗等实用设计,都须拥有高艺术素养的人才来从事。”
谈及新展“跨界:可能与回响”,巫鸿说:“我们今天收藏或推介当代艺术,应该从未来回看现在,看它在当代艺术史中会产生哪些作用。”这个展览着意体现美术馆“未来之史成于今日”的思想,同时深化“流动的美术馆”这一概念,借由实验性的跨界合作,展现艺术领域自内向外的探查以及非艺术行业由外向内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