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晨琰)医生在上海,患者在宁夏,这场手术跨越2000公里,突破了时空限制。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顺利完成上海首例“5G+AI”超远程国产机器人微创手术。
患者王阿姨8年前在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这个月,王阿姨在宁夏就诊,经过系列检查发现,肌瘤已经从一个变成了多个,分布在子宫黏膜下、浆膜下以及肌壁间,子宫悄悄长到了孕10周大小。王阿姨被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贫血,需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得知上海与宁夏已开展医疗卫生合作近十年的消息后,王阿姨渴望找上海专家做微创手术。不过,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免去异地就医的不便,又能帮助专家节省时间成本?
机器人“5G+AI”超远程手术方案的出现,让一切成为现实。“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是最早引进手术机器人的医院之一。截至目前,医院已完成了近千例机器人辅助下的妇科手术。”对于这场手术,妇科肿瘤专家华克勤很有信心。
依托国内首款运用“5G+AI”技术实现超远程手术的四臂腔镜机器人,华克勤通过高清视野辅助,在机器人平台开始操作,数据则实时传输到了千里之外的机器人上,机械臂同步精准开展手术动作。
王阿姨有过手术史,存在盆腔粘连。机械臂随着医生的指令,灵活精准地松解了盆腔粘连,恢复了正常解剖结构。手术过程中,华克勤手眼并用,双脚不停踩踏、切换镜头,而机器人的“手臂”则跟着指令,540度无死角旋转,做到了几乎无血开刀。前后耗时2小时,在上海和宁夏多个团队携手保驾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该手术也是华东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下的5G+AI超远程妇科腹腔镜手术。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参与了这款国产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妇科临床应用的研发过程。从手术机器人的尺寸体积,到切割止血等精细操作动作,华克勤团队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给出了最直观、最真实的系统性评价。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姜桦表示,继开通国内首个5G一站式出生缺陷防控平台后,医院“5G+AI”服务再升级,成功在异地高难度妇科手术上实现了突破,有助于更多边远地区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