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4-06 第27,55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通信新干线

“车地系统”上线 地铁5G网速起飞

上海电信推进地铁4号线“车地系统”建设

摄影 王永睿
       一直以来,乘客在地铁行驶过程中总是难以享受到令人满意的网速。现在,这道特殊场景下的5G覆盖难题正在被解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创新性打造的“车地系统”,作为全球首创的“设备上车+高速回传”地铁场景系统解决方案,能让乘客在疾驰的地铁列车中用上和地面上一样极速的5G网速。
      
       ■钱立富
      
       用创新破解地铁5G覆盖难题
      
       在地铁的站厅站台处,现在乘客已普遍享受到畅快的5G网速,但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网络表现时常难以令人满意。
      
       这是因为传统方式下地铁隧道内采用的是漏泄同轴电缆(漏缆)覆盖方式。漏缆被安装在隧道墙壁上,通过它将信号“打”进行驶的地铁列车中。但在这过程中,信号要穿越厚重的地铁金属厢体,不可避免会产生极大的衰减,这就如同在封闭的屋子里,听到外面的声音会小很多。同时,因为人流密集,尤其是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地铁车厢内乘客摩肩擦踵,大家都在“抢”信号,上网体验于是“雪上加霜”。
      
       “车地系统”打破了传统,创新性采用了“设备上车+高速回传”的覆盖方式,可为用户带来媲美地面5G的上网体验。
      
       “设备上车”,具体来说,在车头和车尾的顶部安装CPE(车载回传模块),同时在第一节车厢内安装1台BBU(室内基带处理单元)设备,在每节车厢内都安装1台pRRU(小型化、低功率、低功耗的室内覆盖射频单元)。
      
       “BBU+pRRU”的组合,在车厢内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室分系统,也就是说,乘客在地铁行驶过程中所接收到的网络信号不是从车厢外面“打”进来的,而是直接连接车厢内pRRU设备发出的信号,没有了穿越金属箱体所导致的信号衰减。
      
       “高速回传”则是在安装于车头车尾的CPE设备与安装在隧道墙壁上的AAU(有源天线单元)基站设备之间进行。CPE设备聚合了乘客在车厢内产生的数据,利用毫米波技术,向AAU基站设备进行大带宽回传,然后通过传输网络回传至接入控制平台和核心网。
      
       车外有毫米波大带宽回传,车内有完善的室分系统,内外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快的网速。模拟环境下测试显示,用户感知速率可超过1Gbps,未来可以实现更高的体验速率。同时这也为地铁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有利于拓展相关信息化应用。
      
       除了能带来更快的网速,“车地系统”还存在诸多优点,比如投资效益比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等,未来全面部署后,新系统一年可节约数千万度电。
      
       克服挑战穿行于“无人区”
      
       从3月20日深夜到次日凌晨3点,上海电信投入了100多人,分成五组在4号线上海体育馆、上海体育场、大木桥路等站点的隧道区间“挑灯夜战”,在多个站点区间完成了电源线和光缆布放任务,在部分站点隧道完成AAU设备安装任务。
      
       建设全球首创的“设备上车+高速回传”项目,上海电信是先行者,在穿越“无人区”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荆棘。“这件事全国没有其他人做过,国外也没有。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推动建设流程更优更流畅。”上海电信移互部重保中心主任姚坚说道。
      
       在第一次施工过程中,大家就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开始我们采用了传统的抱杆方式,将AAU设备安装在隧道墙壁上。但很快发现,因为隧道内风压很大,有可能吹得抱杆转动,导致设备刮碰到行驶的地铁。”上海电信移互部重保中心项目经理严佳晖说。发现问题后,大家很快进行了调整,弃用抱杆,采用固定效果更好的L型支架。
      
       地铁隧道内,每隔数百米就要安装一台AAU设备,为此需要评估电源线和光缆的布放距离。原本以为可以根据隧道内的距离标识来确定线缆长度,但在实际过程中发现此方式并不合适。“地铁隧道内,有的地方会变得很宽,那么我们的电缆、光缆走线就得拐弯,长度就要长一些。”姚坚说道。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大家就携带滚轮测距小推车,来精确测量距离。
      
       安全施工无疑是重中之重,每次施工前,大家都要清点自己所携带的工器具,施工完毕之后必须要再次清点,以防工器具被遗忘在隧道现场。尤其是在安装电源线时,必须确定地铁运营方断电,并在两端安装好接地杆之后才能进行施工。
      
       党员攻坚团队勇担当
      
       打造全球首创的“车地系统”,除了要在“地”侧,也就是在隧道区间布放电源线、光缆和AAU设备,同时也要在“车”侧进行施工,在车头车尾顶端和车厢内部安装设备,这是和以往在地铁内进行移动网络覆盖施工的最大不同之处。
      
       在严佳晖看来,地铁车辆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成端光缆。地铁列车由多节车厢构成,而且车厢有时会更换和重新组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用一根光缆将所有的车厢连接起来。否则,每更换一次车厢就要重新布设线缆,极不利于运行维护。
      
       为此,每节车厢之间需要可拆卸的连接件将光缆串接起来,换了车厢后可以重新将光缆连接起来。这对连接件的可靠性要求是很高的,否则会影响乘客上网体验。
      
       上海地铁4号线全长33.6千米,共设26座车站,需要进行施工的列车有40多辆。“目前已经完成了3辆列车的施工。未来我们的速度会加快,希望从每周一辆提升至每周两辆。”严佳晖说道。
      
       为了尽早完成这项工程,上海电信移互部党委牵头重保中心党支部成立党员攻坚团队,和申通地铁公司业主紧密沟通配合,组织协调施工物料到位和有序施工,党员骨干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题图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