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富
用户办理和使用通信服务越来越便捷和自由了。
多年以前,用户使用宽带需要办理宽带套餐,使用移动通信要办理移动业务套餐,这种割裂的方式给用户带来不便,直到固移融合套餐推出后,一个套餐就将用户所需固网宽带和移动通信服务“一网打尽”。同时,随着“主卡+副卡”方式的流行,一个套餐可由全家人共同使用,而且只需一人付费,更加贴心。
现在,地域的限制正在被突破。随着“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业务的出现,用户可以给身处异地的亲人申请办理宽带和移动套餐,尤其是对于留守家中的老人而言,非常方便。
进一步消除“割裂”
你用你的套餐,我用我的套餐,然后各自付各自的账单,这种通信消费方式带来的“痛苦”,很多人都有体会。
一是不划算,自己和爱人、孩子,还有老爸老妈的手机账单费用,再叠加家中有线宽带费用和智能设备费用,算下来资费着实不低。二是不贴心,比如父亲的手机套餐流量用不完,而孩子的手机套餐流量不够用,但是父亲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流量给孩子使用,语音通话方面也是如此,通话时长一方用不完,另一方却不够用。三是不方便,各人支付各人的账单,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往往要经历路程奔波之后去营业厅缴费。
通过“主卡+副卡”方式,全家人共享共用一个套餐,家庭成员共用套餐内包含的手机流量、通话时长、固定宽带以及其他服务。而且,账单只需一个人支付,无需月底时家庭成员各个都要支付通信账单,更加省心省事。对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或者家人处于同一个城市的家庭来说,这样的通信消费方式着实方便。
但另一状况也很普遍,自己在大城市打拼,父母或妻儿在家乡留守,家庭通信消费仍处于“割裂”之中,自己在A地办了套餐,家人在老家B地也需要办理套餐,依然是各自付费。或者是,家中老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和办理宽带或者手机套餐,而自己一直在外地,无法及时回乡,这样的情况也不少见。
一人付费全家使用
现在,中国电信App的业务办理专区已经上线了“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功能。简而言之,用户可以使用在A地已有的号卡套餐,去申请办理新装B地的宽带或者移动套餐。
不过,现在“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还未全面普及。比如用户在上海办理了主套餐,目前支持在天津、陕西、江西、湖北、广西、重庆、贵州等地办理新装宽带业务;用户如果在北京办理了主套餐,目前支持在天津、河北、安徽、浙江、四川、贵州、湖南、甘肃、宁夏等地办理新装宽带业务。
用户可以通过中国电信App进行办理,动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就能完成,选择新装宽带的省份、地市和产品,然后填写宽带安装信息并提交订单,订单信息确认后等待装维人员上门施工即可。
从中国电信App页面显示的信息来看,目前提供的异地新装宽带产品主要有5档,100M、200M、300M、500M和1000M,费用从30元/月到100元/月不等。
跨省办理移动套餐也是如此,用户在A地办理了主套餐之后,可以办理B地的单卡亲情卡套餐。比如用户在上海办理了主套餐,可办理江西、广东、江苏、重庆和安徽的异地单卡亲情卡套餐。办理过程同样方便,在中国电信App相关页面上选择号码、选择套餐、填写实名制信息、收货地址之后提交,用户收到卡后就可以激活使用。
目前,可供用户办理的异地单卡亲情卡套餐包括星卡、畅享卡和5G畅享套餐。以29元畅享卡为例,套餐内包含10GB国内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
用户在A地办理的A宽带或者A套餐,与在B地办理的B宽带或者B套餐,就组成了跨域融合套餐,由A账户一点合账付费。换而言之,一人付费、全家使用,即使一家人没有处于同一座城市。
不断弥合“数字鸿沟”
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功能的上线,满足了家庭成员在不同省份间学习、工作或生活的需求,或者是对跨省有多省号码需求的商务人士。更重要的是,让老人和子女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起来,即使处于不同的省市,子女也能更好帮助老人融入互联网环境。
父母年事已高,子女却在远方打拼事业,这样的“中国式家庭”并不少见。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不知道该如何去申请办理适合自己的宽带和移动套餐,一直困扰着大家。随着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服务的逐渐普及,空间的距离不再是阻挡老人方便用上网络和应用的“拦路虎”。
多年以来,上海电信一直在关注老年群体,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贴心的数字技术,把为老助弱、数字普惠的责任担当贯穿于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深化爱心翼站、幸福课堂、爱心热线等便民服务措施,近期又发布了“智慧守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数字适老服务创新。
跨省办宽带、跨省办套餐服务如同纽带,让老人和儿女“两地一家”的梦想在数字化的推动下得以实现。
摄影 查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