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3-01-19 第27,47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综合/专题

关注国计民生 加快高质量发展 倾听参事声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上海要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市政府参事们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充分调研、冷静观察、全局谋划、前瞻思考,胸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放在”,察实情、献良策,为上海现代化建设贡献参事智慧和力量。
      
       建立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指标体系的建议
      
       ■张光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一级巡视员)
      
       建议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100多个国家35类专利数据和新的统计方法,对绿色或数字专利进行选择分类加权,编制包括各国以至全球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指标、国际化指标和自主度指标(或依赖度指标)在内的绿色指标体系。建议由市科委和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专家认证和确认该指标体系,在上海先行先试,从而达到将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直接挂钩的目标,切实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率先发出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好声音,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加强顶层设计 打造新时代上海支柱型氢能产业集群
      
       ■余卓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发展氢能产业已成为新时代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经济的强劲引擎。上海具备在新一轮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打造一个支柱型氢能产业集群的优势基础。建议成立市氢能产业领导小组,统筹规划,通过培育、扶持或引进等方式,打造市氢能产业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产业链企业集群式发展。同时,营造市场环境,创新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上海在可再生能源装备、燃料电池及汽车装备上的优势,以城市网约车为应用场景,实施“百站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性商业化示范重大工程,实践和探索可自循环的氢能市场运行机制。这将对本市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迭代、政策法规完善、技术标准健全、氢能安全监管、市场运行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提高上海国有上市公司收益能力为抓手 推进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安(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
      
       国有上市公司作为上海国有经济的基本盘,在服务国家和本市战略、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至为重要。国资监管部门要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做到提升内生创新增长和防范风险两手抓,主动担当作为,放眼外部资源,寻求合作共赢。要加强国有企业资本运作顶层设计,强化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鼓励上市公司主动剥离低效无效资产。要优化国资监管规划考核目标引导机制,防止通过杠杆手段盲目扩张规模,努力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要抓住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中孕育的新机遇,开辟新领域、致胜新赛道。要大力发挥五个新城的吸纳作用和区域经济的培育能力,上下联动,共同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发展民营经济的几点思考
      
       ■顾晓敏(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
      
       本土民营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三足鼎立”之一足,但总体大而不强,亟待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增强民营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建议立足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民营企业资本、资源、规则、市场运营和管理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国际大都市特点的民营经济;依托深厚的科创资源及其溢出效应,结合科创板上市,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研发总部和“专精特新”科技企业;先行先试,在保障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公平竞争方面做出制度创新和机制保障;培养一支社会责任感强、有担当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使上海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府院联动破产治理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
      
       ■陈晶莹(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破产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增长、稳就业,意义重大。建议提升政府牵头层级,强化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市、区贯通,妥善解决破产政策解读、涉税财务处理、职工救济安置、企业信用修复、投融资渠道再造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上海市破产公共事务中心,搭建共益债融资平台,建立破产资源信息库,实现破产事务专业化、集约化管理,形成协同高效的府院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执行与破产协调制度,开辟行政机关强制清理“僵尸企业”通道,降低破产成本,提高清偿率,逐步提升社会对清算程序的制度预期和信心。
      
       落实新冠感染患者分级诊疗 推进主动健康行为的养成
      
       ■贾伟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建议:一是明确分级诊疗责任和任务,防止医疗挤兑。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指导轻症及无症状感染者居家健康管理;及时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识别脆弱及重症趋势人群的能力;畅通分级诊疗路径,有效转运需专科救治的重点病人。二是加强民众的健康素养教育,做维护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基层街道、社区和居委会网底结构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健康促进专业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相结合的健康知识普及队伍,构建针对新冠感染乃至慢病预防和管理的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网络。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作用,加强慢性病患者线上医疗咨询和复诊配药服务供给,减少线下就医聚焦。
      
       处理好本市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徐以骅(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
      
       建议市教委和相关部门错峰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动员市内或国内企事业单位到高校招聘,开设应届大学生就业咨询热线或招聘网站,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提供可参访企业名单,指导和协助高校开展企业参访活动,拓展大学生就业视野。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放宽落户期限等专项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加强社区就业援助员和义工团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推广“就业训练工厂”制度,增强“缓就业”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建立市-区-校-院各级就业对口辅导和培训工作队伍,培养大学生的生涯意识和职业意识。安排优秀毕业生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事业挂职锻炼,培养和储备青年干部人才。
      
       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更加凸显人文关怀
      
       ■胡卫(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城市治理当中。建议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助:重视特殊教育,加大特教经费投入;应对人口老龄化,从税费优惠、社保支持、适老化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突出人性化服务,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适残改造。建议进一步完善本市志愿者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合格的志愿者组织,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推动家庭、健康、养老、育幼等领域志愿者组织主动融入城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与实际需求有效对接;将志愿服务纳入城市应急体系,分类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层级的具体任务,实现平战无缝转换。
      
       “以人民为中心”把硬实力转化为软实力 提升上海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江海洋(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导演)
      
       上海地铁是值得上海骄傲的硬实力。如何把“世界第一地铁”硬实力转化 成上海的文化“软实力”,是新一轮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上海地铁多年来也对车站文化尽力构建,出现过一些优秀案例,但流于碎片化,形成不了具有世界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建议把几个重点车站改建为“中外文化主题车站”,作为这座城市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表达。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对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弘扬与尊重,构建世界最长的“中外文化长廊”,让人类文明的瑰宝,伴随着城市千百万市民早出晚归。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拿出开通“一江一河”城市文化构建的勇气与魄力,把硬实力转化成软实力,为在2035年建设成全球卓越的国际化大都市交出“上海典范”“上海模式”。
      
       其他参事也积极为上海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程维明参事指出,作为基层治理重要一环的居委会需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凝心聚力,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基层治理的品质品牌;王祥荣参事认为,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从生态格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乡村风貌、生态文化和环境管理等领域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建立“人人参与”的环境共治平台;关保英参事提出,新兴领域的公共治理应当秉持治理意识上的主动性、选择上的多元性、决策上的科学性、参与上的开放性和风险上的可控性等五大原则;阮忠良参事认为,为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需要推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迈上新台阶;沈卫国参事指出,上海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人才落户上海;程裕东参事建议,要用好用足联合国SDGs图标系统,讲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上海故事;沈志刚参事就当前形势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提出了意见建议;丁美坚参事从顶层设计、树立大康复概念、培养从业人员等角度入手,建议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