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8-06 第27,31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今年头6个月张江科学城实现工业总产值1592.81亿元,同比增12.7%

而立之年的“张江韧劲”从何而来

“十四五”期间打造“两园、两谷、一岛、多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

       ■本报记者 许琦敏
      
       记者日前从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获悉,今年1-6月张江科学城完成营收5044.9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工业总产值1592.81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市的9.3%;完成工业投资96.29亿元,同比增长22.3%。此外,税收收入、实到外资均实现正增长。
      
       历经30年发展的张江科学城,坚持全球格局、坚持自立自强,依靠科技创新展现出创新发展的韧劲。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而立之年的张江科学城,正着力锻造高能级创新主体、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构建高效能治理体系,努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张江科学城将依托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优势,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驱动引擎,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两园、两谷、一岛、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国际一流科学城。
      
       从科技园区到科学城,坚持“从0到1”打造策源能力卓越的创新之城
      
       1992年7月28日,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节拍,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三十年间,这片位于浦东腹地、盛产红菱与荸荠的阡陌农田,如今已成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从“科技园区”到“科学城”,张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加速集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张江科学城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已初步形成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将成为光子领域国际科研的关键链接枢纽。
      
       放眼张江,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的推动下,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加速集聚。 ▼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 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等一批顶尖科研机构扎根张江。张江药物实验室、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专业实验室稳步推进。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加速在张江布局科研力量。
      
       坚持不断厚植创新策源力,原创性科技成果正在张江持续涌现,高水平科技供给能力日益提升。C919飞上蓝天,ARJ21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墨子号”量子卫星、“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原型机等相继问世……2021年,来自张江的年度发明专利授权超过3.5万件、PCT专利申请超过1500件。张江现有在研新药超过660个,其中1类新药占比超50%,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已有17个,已有10个1类药通过持有人委托生产方式落户张江,“中国药谷”名副其实。
      
       从“小张江”到“大张江”,聚焦三大产业营造蓬勃发展的奋进之城
      
       以创新为不竭动力,贯通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发展链路,是张江展现出发展韧性的内在动力。目前,张江科学城汇聚了约2.3万家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外资研发中心,从业人员约50万,企业总营收突破万亿,呈现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聚焦三大产业,张江已成为目前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齐全的区域,共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约500家,全球芯片设计10强中的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张江集聚了15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超过7万生物医药从业人员,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劲、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全球创新引领高地,累计获批14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占全国约11%;累计获批16项细胞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占全国约30%。
      
       如今,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正在张江加速形成。从硬件层到应用层,IBM、AMD、英伟达等顶尖AI巨头纷纷布局张江;阿里平头哥、云从科技、七牛云、远景等人工智能企业在张江迅速成长。
      
       此外,上海数据交易所已落户运行,阅文集团、喜马拉雅等文创企业蓬勃发展,张江人工智能岛已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示范区,张江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机器人谷、金融数据港等产业园区发挥集聚作用,为张江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从“张江速度”到“张江引力”,大胆试大胆闯造就治理创新的开拓之城
      
       纵观三十年,张江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家战略引领,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每一次飞跃都是大胆试、大胆闯出来的。三十年来,张江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制度创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形成了一套兼具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制度体系。
      
       2020年5月,《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例科技创新地方立法,为张江科学城改革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
      
       颁发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率先探索形成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率先试点外籍人才口岸签证……背靠上海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担当魄力,张江逐步打造起政策层面的制度创新优势。
      
       推动国家药品审评长三角分中心、国家医疗器械审评长三角分中心落地张江,新药、器械审评沟通做到零距离;建设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审查时间从3年缩短到3个月;建设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物品通关时间从2-3个工作日缩短到6-10小时……制度创新的大胆闯和大胆试,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张江速度”。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三十年来,张江的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融通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特色日益明显。如今,张江拥有双创载体100家,孵化面积共80余万平方米,在孵企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是上海市双创载体集聚度最高的区域。截至2021年底,张江双创孵化载体已有46家跨国企业加入,其中65%为世界500强,形成了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生共荣的“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创新活力奔涌,各路人才近悦远来。“十四五”期间,张江将提供面积三倍于现在的人才公寓,达到150万平方米,吸引更多人才入驻张江。今年,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科学之门”年内结构封顶。伴随张江科学会堂竣工、张江戏剧谷启动全年演出、张江科学城书房和未来公园等功能显现,张江科学城将愈加活力四射、魅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