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是一块极其广阔的学习、砺志、添能、塑格的习得之地。——题记
学生在校生活,是由课程、活动等组成的,而社团则是既与课程、活动相联系又具有独立风范的阵地。
在交华,社团成为学生自由成长的圣地。学校每学期的“缤纷社团成果展”,都会在校内外引起轰动。
“玲珑戏曲社”从成立之初就活跃在校各类活动的舞台上,还在区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戏曲小戏专场中获过奖呢!社团从人数最初的四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二十人,这不仅源于同学们对中国戏曲的热爱,还源于有专业越剧团青年演员担任顾问老师哦!
除了日常的戏曲知识学习、练功、彩排,戏曲社的社员们还进行了一次新鲜体验——化身为越剧艺人制作点翠头饰。从描摹、裁剪,到上胶、粘贴,社员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步。大家可别小看了,要完成制作的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呢!这可是极大地考验了社员们的耐心和意志力。
社员李同学说:“非常高兴能参加戏曲社。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践活动——做簪子。我选了一支已经做好的胚子,先用一张半透明的雪梨纸将它的形状一点点地临摹下来,然后将一小片羽毛小心翼翼地粘贴好,再粘到胚子上,期间不能让羽毛有一点点损毁或者撕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有差池——如拿羽毛时太用力,胶水涂得太多等等,都会影响作品。当成品做出来后,看着熠熠生辉的成果,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不仅深刻地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还感受到了点翠手艺人的不易、点翠工艺的辉煌精致!”
就是这个社团还引发一波波学校的戏剧热。毕业生小贺同学由此“我爱戏曲”:我与你邂逅,开启了一段注定无法错过的封印……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那个金桂飘香的中午,我与你相遇。
不染尘埃的点翠、七彩斑斓的步摇、端正大气的头花、素净雅致的花钿、金光闪闪的簪子……一样样,珠光玓瓅;一种种,优雅庄重。清新可人的垂鬟分肖髻、大家闺秀的凌云髻、武侠色彩的冲天髻、古朴平实的垂挂髻、雍容华贵的百合髻……一个个,纷繁复杂;一式式,别有风致。
社团,当学生与其亲密接触后,都成为了好朋友,并在活动中取得了“双赢”。
张力,品质的底擎。
社团,是学生汲取成长营养的肥沃土壤,也是学校教育影响力的见证。
上海市民办交华中学,对社团赋予了品质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将社团置于课程的地位,使其从一般的“兴趣小组”上升为“社团课程”,从泛在学习变为专注学习,使课程形式、社团形态、学习情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赵凤飞校长眼里,学生社团,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活动的组成部分,还是学生个性成长的组成部分,这是一块极其广阔的学习、砺志、添能、塑格的习得之地。
“品质社团”,品在广而博,质在深而钻,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志向目标,由兴趣变为爱好,由爱好变成专业,由专业变成事业,产生了“链”的作用。不少学生都将社团经历作为成长的界碑。
“品质社团”的底气:学生自主管理成“日常”
“品质社团”,完全由学生做主、管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在交华,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这是由学生干部监督管理的活动,无论是章程和制度的拟定、宣传发动、队伍组建、联谊招新,聘请顾问老师还是大型活动的组织,全部都由学生协调,每当社团开展活动时,是学生最放松的时刻,因为社团纯粹是根据个人喜好参加的。
学生社团以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实践为原则,按兴趣、特长分组,通过学生自主申请,成立、备案,由校大队部对社团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维持社团的正常运行。学生是社团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主要学习方式:按个人兴趣、能力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形式。
学校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让他们自己管理好自己;学生也非常争气,有足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能自律,善合作。有句老话说的好,“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所有共同愿景的学校,就像一个磁场,吸引每个人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促使每个人情不自禁地奋发向上,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品质社团”的生气:社团招聘活动成“节日”
“品质社团”,因为符合学生的胃口而大受欢迎。
一年一度的学生社团招收新成员又开始了。
这天,正是社团招聘日。走进校园,只见操场上十几个“摊位”前人头涌动,一片笑语喧哗。一位同学兴奋地喊着:“快来看,社团招新啦!”
原来,这里的“摊主”都是各社团的“小社长”。交华的学生社团可不少,有舞蹈、健身、美工、广播、书法、油画等,一应俱全。眼前的社长们正忙着为前来报名的同学做登记、测试、排课等工作,看上去是那么认真而专业,俨然是一个个“小老师”。
学生社团是交华中学覆盖面相当广的体验类课程之一。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学生社团完全是由学生主导,并建立了一整套由社团委员会、社团组织部和社长共同监督、协调的自主运行机制。学生既可以自主开展活动,也可以自由聘请老师指导社团活动。
赵凤飞校长说,以学生社团为代表的课程承载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的校园精神,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理解尊重、谦虚包容的处事能力,发扬了优良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交华很多社团已成为活跃度较高,且成果显著的学生活动基地——你看,“清音社”成员获宝山区十大原创歌曲奖,原创作品被上海团市委选中作为“六一”庆祝大会主题曲;“小记者社”关于垃圾分类实践的社会考察报告获得上海市一等奖;“科创社”成员多次荣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作品多次获市、区科创比赛前三的佳绩,并在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啦啦队”多次摘得全国啦啦操联赛上海站第一名甚至双料冠军称号;“管乐队”荣获市第十二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银奖、区学生艺术团称号;“文学社”成员荣获上海市初中生实践征文活动“口语达人”最高荣誉,多人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比赛中获佳绩;“美工社”绘制的“交华二十四节气”全套,一经公众号推出,赞誉不断……
“品质社团”的志气:一批特长学生成“骨干”
“品质社团”,成为学生锻炼意志、才能,增加领导能力的“平台”。
学校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在大队部的领导下,有魄力、有胆识、有方法,吸纳和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干部,在行规建设、班风管理、心理疏导、主题教育、体艺活动、校外实践等各种活动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受学生推崇、尊重和信任的学生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发扬、特长得到培养,他们是学校真正的主人。每学期每个年级都有沙龙活动,“英语趣配音大赛”“经典诵读”“国学小达人大赛”“英语课本剧”“我的读书故事”“高雅艺术汇演”“英文歌联唱”“主题辩论赛”“数学推理赛”……从策划、排练到主持,全部由各年级自管会的学生自己搞定,老师们跑前跑后为小主人翁打下手。
就是在课后服务中,社团也是魅力十足:在“夜间爱心教育服务”时段内开设了多种社团活动。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学生的兴趣社团、体育锻炼、心理辅导、书香阅读、课余校园活动,早已成为“高品质校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图书馆、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后,通过各班级“书香委员”向同学发放阅读卡进行学生自主阅读管理;学校音乐厅里,“管乐队”的小学员们正陶醉在音乐的海洋中;绿茵场上,阳光体育大联赛和趣味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学校“阳光聊天室”里,心理辅导老师和疏导员团队轮流坐镇,对收到的来信来函进行归纳梳理,接受预约辅导或进行匿名解惑……社团活动,已成为学校开展生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大好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社团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场所。“万物物联”可谓是当下科技发展的超级热点,随着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开始发挥着积极作用。
而作为交华的品牌社团——“科创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有着深厚的基础,其成员也多次在全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上摘金夺银,在课题论证会上,“科创社”成员开展了《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智慧阳光房系统》的论证研究,课题组成员雄心勃勃,与“无土栽培社”强强联手,运用在“科创社”学习到的物联网、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设计一套智能阳光房系统,使其在栽培过程中逐步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同时,将阳关房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PH值和植物的状态等参数及时获取,传输到平台作为教学使用,发挥学校阳光房的最大效能。
而情绪智力系列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方面的能力;学生爱心助学团每年走出校门与结对学校师生互动学习、体验生活,受到深刻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洗礼……走进交华,你会看到整个校园洋溢着健康、欢快、积极向上的蓬勃生机。
这是社团具有“爆发性”的扩张力的明证:许多学生由参与社团活动,获得多方面的收获,从而建立了自己稳定的爱好,后渐成专业特长,为日后成为专门人才积累了“第一桶金”,开辟了成长、成才之道。
这是社团具有“爆发性”的扩张力的内涵:不少学生在特长成就的同时,更拥有了追求成功足够的自信和胆量,也拥有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胸襟,更拥有了认识自然认知社会的钥匙和方法。
“品质社团”,为学生健康幸福成长铺设了颇有亮点的“金光大道”。
交在广,华在钻,广钻成就社团。
撰稿 苏军
欲知交华中学的“品质教师”,请关注明日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