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11-13 第27,04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健康生活

立志衷中参西,投身杏林名苑

       口述人:李如奎(上海市中医脑病协作中心原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人)
      
       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就是现在的上海交大医学院。也许是因为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幼承庭训,也许是因为自己特别钟爱中医、中西医结合,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几乎都在中医医院就职。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把病人和疾病看作一个整体。如果医生多关心一下病人的症状,多问一些问题,误诊就会大大减少。我当了医生以后,对每一个病人都会问得很仔细。我现在看初诊病人,起码要聊一个小时,了解他的病史,当场作出相对精准的判断。
      
       中西医结合主攻帕金森病等神经性疾病
      
       1967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上海某局担任驻厂医师,1978年调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进一步接受了系统的中医药学教育。上世纪80年代初期,岳阳医院就委以我组建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重任,同时承担上海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的教学任务。怎么去建设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神经学科,路在哪里?我和我的团队下决心从头做起。
      
       首先我用西医神经科的知识框架,去对应中医的病症来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再重点把一些中医传统经方和临床医生经验方运用于临床实践。通过大家对临床疗效的细致观察、分析比较和深入研究,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实践进行了深度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牵头主编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一本中医脑病的校内教材。
      
       1993年,我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中医脑病学术大会后,又参加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工作。此后,我对如何研究并做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中医脑病科的工作逐渐有了新的思考。
      
       在临床研究方面,我选择了一个世界上尚未发现太好解决方法的疑难疾病——帕金森病。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帕金森病已经有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
      
       我着手系统梳理、验证从上世纪80年代起研究筛选出来的治疗帕金森病的中医药物,并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总结出了止颤汤、止痿汤、神经复元方等系列方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沉疴宿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医中药治疗神经科疑难杂症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整体治疗、标本兼治的特点,可以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而且少有副作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方面都取得较好疗效。中医中药治疗在费用方面,较西药治疗也有一定的优势。
      
       从零起步将脑病科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从岳阳医院调入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并在医院组建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就是现在脑病科的前身。在上海市中医医院工作初期,我还坚持同时在岳阳医院查房。当时岳阳医院与市中医医院的病床加起来已有近两百张,在此期间,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临床和科研队伍也壮大了,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和队伍基础。于是我更深入地思考,怎样搞好中医脑病,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的神经科,如何深入研究来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
      
       其间,我组织、鼓励团队每一位成员参加各类中医药学术会议、博采众长,虚心求教包括沈丕安教授在内的多位名老中医经典大家、激发中西医结合创造性专业思维,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的守正创新之路。这些都为脑病科后来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打下了基础。
      
       在市中医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团队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步形成了帕金森病专科特色。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方法,既重临床实践,也重基础研究,验证中药的疗效,分析中药的作用机理,优化筛选方药,通过理论实践结合成果指导临床实践。
      
       多年来,我们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对止颤汤等方药治疗帕金森病进行了从临床到基础、从动物行为学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经过大量科研实践,建立了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掌握了细胞移植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科研能力大有提高。
      
       有生之年必为传承中西医诊疗不懈努力
      
       上海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一路走来,除了确立了以中风病、帕金森病等病种的中医诊疗优势特色外,还非常关注市民和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各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科普教育方式,提高帕金森病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诊疗知识以及中医治疗特色的认识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至2012年,我院脑病科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8年又被立项成为上海市“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脑病科能够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因为它既有诊疗方案的特色,又有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特色,更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现在,随着我们科在帕金森病特色专科上的医教研综合实力的提升,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不少外地和国外病人慕名前来求治。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尽管已经78岁了,至今依然坚持每周四个半天参加门诊等临床工作,同时带教年轻医生、开展学术研究等,把脑病科的中西医诊疗方式传承下去是我的一生追求。我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坚信祖国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事业能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